爱的抱抱
郭玲宏
家有小女,正值青春期,性情大变,以往乖巧温顺现在却变得急躁易怒,用医学术语说是“易激惹”,通俗了说,就是一“按”就蹿起老高的类型。
比如,你提醒她完成作业要收拾书桌,她嫌你唠叨。你劝她多吃点,多穿点,她嫌你关心过度,多管闲事。许多次,我们唇枪舌剑,言语激烈,面红耳赤之际,我青着个脸,瞪着个眼,发誓再不管她,准备愤而离开的时候,高我一头的她突然从书桌边站起来,在我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给我个拥抱,她细长的胳膊环住我的颈部,右脸也靠过来,贴着我的右脸,双手在我背上轻轻地拍着,“妈妈,别生气嘛,我是青春期疯子得嘛。”继而又用她的小手,抚摸我的脸,“妈妈,我和你开玩笑的,别生气了,会长皱纹的,不好看了,别怪我哟。”看着她嘻皮笑脸的样子,我就像一个高度膨胀的气球,即将爆炸之时,突然被放了气,心里那块坚冰也瞬间消融坍塌,汇成涓涓细流,流进心田,火气也没有了。回味一下,那温暖的拥抱,似乎和以往大不相同,从小到大都是我拥她入怀,如今我轻易地被她拥在怀里。
仔细回味,高高瘦瘦的女儿,手臂细长,很轻易地就把我环住了,偶尔像个大人,俯下身子,亲吻我的额头,环在后背的双手紧紧箍住我,再轻轻地拍拍背,有安慰,也有歉意。我被搂在怀里,能感觉到彼此的心跳,耳鬓厮磨之际,突然觉得她长大了。沉醉在她小小的怀抱里,我异常踏实。
回想起自己的青春期,有点忿忿然。印象中,自己似乎从来没有叛逆过,“隐形青春期”在父母的无暇顾及中不知不觉溜走了。我这个在大家眼里的“乖乖女”却在工作以后,常常和母亲闹点“小矛盾”。年轻的时候,总想证明自己,自己给自己加压,定了许多目标,拼命地工作,情绪也不稳定。对我,母亲像对待“高考生”那样,每天夜班回家,她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我睡不好。可是,我的脾气却越来越不好,常常把母亲善意的提醒当成唠叨,把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当成多余。那时总想把工作做到最好,为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每天带着笑得快僵的脸东奔西走,每天绷着紧紧的神经排查科室隐患。回到家里,才得以摘下面具,松弛紧张的神经。此时母亲却常常很无辜地成了我的“出气筒”,不明缘由地忍受我的脸色。每每看着母亲愣在那里,双手在围裙上来回搓着,眼里满是不知所措和担忧,我心中就突然涌起深深的愧疚。有时候,我也会走过去,站到妈妈跟前,高高地举起双手,用力地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我把脸埋在她的肩头,用只有我们俩能听见的声音,轻轻地说一声“对不起”。妈妈呢,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更紧地回抱我,一只手在我背上轻轻拍着,一下又一下,那节奏就像小时候哄我入睡的摇篮曲。她脸上带着笑,眼睛亮晶晶的,那享受我拥抱的样子,让我心里又暖又踏实。
与母亲的最后一次拥抱,我终身难忘。那天,出生刚几天的小侄女病情危重,需转至上级医院治疗,妈妈决定一路照顾。临上车时,由于担心孩子的病情,母亲偷偷地哭了,躲在书房的一角。我走过去,抱住母亲,她不知是因为抽噎还是有点冷,身体微微地颤抖着,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妈妈苍老了,单薄瘦弱得像深秋树上风干的果实,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无所不能了。我用我的脸紧贴妈妈的脸,安慰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如果那晚我们一直那样紧紧拥抱着该多好。但就在那晚,母亲在车祸中离世。
人世间的拥抱有许多种:恋人间热烈的拥抱,朋友间深情的拥抱,外交礼节性的拥抱……有鼓励的拥抱,赞赏的拥抱,安慰的拥抱……唯有母女间的拥抱最温暖,最珍贵。请珍惜你与母亲的拥抱吧!请多给母亲一些爱的抱抱,因为那是爱的密码,是开心的钥匙,但也是有期限的!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郭玲宏(南充市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营山县人民医院)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