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多学一分自救知识,就多一份生命保障。如何应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日常应掌握哪些逃生自救技能?如何排查消防安全隐患?今天记者联系到四川消防,为大家进行安全科普,一起来学习吧!
地震如何应对
在家中突遇地震,应选择坚固家具旁或承重墙角落就近躲避,护住头颈,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处。如在室外,应远离建筑物,避开广告牌、电线杆。
被困废墟时,要尽力保证呼吸空间,如有可能,用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节省体力,用敲击方法呼救,注意外面动静,伺机呼救;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如何应对洪水
四川消防相关负责人表示,洪水来临前一般都会有征兆,“比如溪水突然浑浊,流速加大,水位上升,并且听到由远而近如火车轰鸣般的水声。”
当洪水来临时,如时间充裕,应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的地方暂时避险,等待援救;在被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体积大的物品,如油桶、塑料桶、篮球、树木等作为临时救生品,做水上转移。
如何应对山体滑坡
记者了解到,山体滑坡前,通常会有以下征兆:
斜坡上有明显的裂缝,裂缝在近期有加长、加宽现象;坡体上的房屋出现了开裂、倾斜;坡脚有泥土挤出、垮塌频繁。
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能嗅到异常气味;不时能听到岩石撕裂、摩擦、碎裂的声音;出现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
发生山体滑坡时,要向山坡两侧稳定地区逃离;不要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逃离;当无法逃离时,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发现山体滑坡停止后,不可立即返回。
消防提醒:日常火灾防范也需敲响警钟
四川消防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自然灾害以外,还有许多火灾往往源于大家的疏忽,日常需重点关注以下消防隐患。
1、安全用电。不要乱接乱拉电线,电路中的保险丝切勿用铜丝、铁丝代替;不要在一个插线板上同时连接多个电器,避免超负荷用电引发火灾;使用合格电器,勤检查电线和电器状态,老化破损及时更换;电源使用完毕及时关,特别是离家外出前关闭电器避免无人看管时发生短路起火。
2、燃气使用要规范。检查燃气管道及设施,不在管道上悬挂物品,清理可燃物;液化气钢瓶保持直立,使用时开窗通风,有人看管;燃气软管和灶具勤检查,老化松脱及时维修或更换;外出前关闭燃气阀门和灶具开关。
3、明火热源严看管。不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要随意将烟头扔进废纸篓或其他可燃杂物上;使用明火取暖或做饭时,要保证有人看护,并远离周边可燃物;使用蚊香驱蚊时,应放置在不燃材料的基座上,并与周围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使用香薰蜡烛、祭祀焚香等需全程看护,确保周围无可燃物,结束后彻底熄灭余火。
4、生命通道要畅通。楼道常开式防火门要保持常开,常闭式防火门保持常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要畅通无阻,禁止堆放杂物或者锁闭、占用;防火卷帘下要确保无杂物阻挡,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消防车通道要保持畅通,应急疏散示意图牢记心中。
5、消防设施要完好。消火栓箱不能被遮挡或放置杂物,内置消防水带水枪完好,能正常出水;灭火器压力指针指示绿色区域,保持压力正常;感烟探测器、喷淋装置等消防设施无遮挡或占用;安全出口应急疏散指示灯无破损、无遮挡。
6、重点关注“一老一小”。劝导老人不要卧床吸烟,不在家中或楼道堆积大量纸箱等可燃物;劝导老人电器老化及时换,不超负荷用电,使用电热毯、取暖器时避免长时间通电;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火柴、打火机等要放置在儿童触及不到的高处;带领孩子认识常见的消防安全标志,熟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位置,教会孩子正确拨打119火警电话。
7、电动自行车严管理。电动自行车及其蓄电池不进楼不入户,不进入电梯轿厢;电动自行车不得在楼梯间、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等位置违规停放或充电;严禁擅自改装电动自行车电池,要购买和使用适配的合格充电器。
8、装修材料要严选。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外装修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和相关要求;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徐松明 图 四川消防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