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战争结束后,巴基斯坦民众纷纷庆祝自己的大捷,这也算是历史性时刻。与此同时,美国长期试图用印度来牵制中国大陆的阴谋也破产,难怪有人说,台湾这下估计会加快解放。

印巴大战开始时,台湾媒体就评论:从未想过大陆的武器会这么厉害,尤其是在印度弄得灰头土脸的时候,他们手里的F16更不香了,甚至台湾人叹气:看来是时候回家了。



美国长期支持印度,如今颜面尽失

这次巴基斯坦空军在体系化作战能力,实际上是体现了中国军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远距离空战上,直接压制了印度号称法国“王牌战机”的阵风。

长期以来,中国武器一直被人说“纸上谈兵”,这次中国武器的表现打破了这种偏见。

另一方面,印巴冲突的背后,实际上暗含着中美博弈的逻辑,早在2019年空战时,美国就封锁巴基斯坦的F16战机,至于为什么不让巴基斯坦使用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次空战,巴基斯坦使用的就是中国的装备。



如今,美国精心编织的“印太战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美国一直支持印度,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但美国对印度的支持,实际上是一场”风险投资“,自特朗普重回白宫,就通过军售武器,试图把印度作为打压中国的南亚支点,但却暴露了美国的致命缺点。

第一,武器信任危机。美国虽然向印度提供了不少武器,但这次巴基斯坦用中国武器的良好表现,让美国不得不惊出一身冷汗,如果印度使用的是美国的战机,那面对如此惨烈的战况,美国如何收场?所以现在美国可能对印度的武器使用,以及本身军人的作战能力有所担忧。

第二,美国在这次战争中,为什么封锁巴基斯坦使用F16,或许原因很多,但不排除,美国想要以此来封锁和削弱巴基斯坦的实战能力,从而打压中巴关系,但让他想不到的是,这次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背后直白地暴露了美国这种霸权主义的脆弱之处,完全是一场豪赌。



第三,这次印巴战争,让美国失去了一定的公信力,印巴停火时,美国第一个跳出来说,是美国从中斡旋双方才停火,但很快印巴双方坦诚地说,是他们自己相互沟通停火,没有美国什么事。这种“抢功劳”的行为,让美国的公信力再次下降。

所以综合看,正如专家说的那样,在未来五年甚至十年,印度不可能再对巴基斯坦“卷土重来”了,美国和印度的关系或许也会重新考量了。

台海局势将会迎来新变化

美国长期支持印度,这背后实际上还有通过“印度在中印边境施压+盟友在台海围堵”的双线策略,企图让中国陷入被动。

但让美国震惊的是,这次印巴冲突,中国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但是却在国际上提高了威望,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美国这次应该压力不小,接下来如果解放台湾,或许会顺利很多。

另一方面,这次中国歼-10战机和导弹在战争中的表现,证明了中国装备的实战性和可靠性,而且击落了“阵风”这个事实,让中国装备的名气也提高了不少,所以这次大展神威,不仅削弱了美国武器的外交能力,也让台湾方面对大陆的武器刮目相看,打击了其自信心。



多年来,在台湾问题上,台湾一直靠着美国的撑腰,狐假虎威,如今中国装备的实战表现提升了国际社会对解放军实力的认可,可能减少其他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一如很多军事专家说的那样,这还不是解放军最厉害的战机,还有歼20等,这完全在台海空战中具备“代差优势”,估计台湾吓得不轻。

几个事实

这句话说得很好:美国试图通过支持印度遏制中国,却意外成就了中国装备的“实战广告”。

印度想要通过这次军事冒险,换取大国地位,没想到暴露了其军事方面的致命缺陷,这些或许会丧失很多国家的支持。

这次印巴战争,告诉我们几个事实:

第一,美国和印度的盟友体系,或将出现裂痕:多年来,美国支持印度打压中国,但现在“长臂管辖”的有效性正在下降,这让中国人明白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经不起推敲。



第二,中国通过技术的改进和战略合作,已经具有“以戈止武”的能力。未来,随着中国军工技术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升级,台海统一的战略窗口或将进一步打开。

中国军工业近年来的发展

2025年印巴冲突中,中国武器的体系化胜利不仅改写了南亚空战规则,更成为中国军工跨越式发展的试金石。

其实歼10并不是最牛的战机,歼-20作为全球第二款列装的五代机,其部署动态直接影响台海制空权格局。其配备的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探测距离达400公里,配合PL-21超远程导弹(射程400公里),可在台军F-16V射程外完成“先敌摧毁”。更关键的是,歼-20通过Link-17数据链与预警机、电子战机协同,形成“发现即摧毁”的闭环作战体系,



歼-20负责隐身突防摧毁台军预警机,歼-16D实施电磁压制切断通信,歼-16携带精确制导武器打击地面目标,而歼-35依托航母编队封锁外海,形成多层次打击网络。

随着六代机歼-36研发的加速,中国军工正以“代差优势”重塑亚太军事平衡。未来,这种技术跃迁与体系整合能力,将成为维护国家主权、遏制外部干预的核心保障。



最后用毛主席的两句话总结,这场战争中,中国武器的实战表现、巴基斯坦的自卫反击以及美国战略的挫败,恰如其分地印证了毛主席的两句经典论断。

第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提出的这一原则,在巴基斯坦空军空战战果中得到完美体现。巴军通过中国提供的Link-17数据链,实现了歼-10C、枭龙Block3与地面防空系统的无缝协同,在信息维度上对印军形成碾压。这种"超视距打击+体系化作战"模式,正是毛主席"以弱胜强"思想的现代演绎。



反观印度,其苏-30MKI与"阵风"战机因缺乏统一数据链,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最终沦为"孤立的空中堡垒"。这种"战术上轻视敌人"的表现,恰如毛主席批评的"犯了盲目乐观的错误"。正如巴基斯坦军方总结的:"印度20年都不会忘记这次教训",轻敌冒进的代价,再次印证了毛主席军事辩证法的深刻性。

第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毛主席1939年提出的这一原则,精准概括了巴基斯坦在冲突中的立场。印度对巴控克什米尔的导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严重侵犯主权。

巴基斯坦的反击并非主动挑衅,而是毛主席所言的"站在严格的自卫立场上"的必然选择。这种"后发制人"的策略,既符合国际法准则,也与毛主席在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扫了它!"的果断决策一脉相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冲突中始终保持克制,未直接参战,而是通过技术支持维护地区稳定。这种"不称霸"的姿态,与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构想高度契合。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言,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这与毛主席"朋友之间吵架同敌人吵架性质不同"的辩证思维遥相呼应。

如今中国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相信中国越来越好,那些妄想阻止中国统一和复兴的人,终究自食其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