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江华
近日,“庆祝中新建交三十五周年——中国海南·新加坡艺术交流展”在海南省文化馆开幕。此次展览汇聚了中新两国近百位艺术家的百余件精品力作(海南美术作品23件),分为“传统对话”“当代探索”“未来共鸣”三大板块,涵盖中国画、油画、雕塑、水彩画、书法、摄影等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展现中新两国艺术的魅力和特色,以及在文化交流中的碰撞与融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艺术盛宴。
地域文化的深层对话
本次参展作品主动回应时代命题,以传统艺术基因融合当代创新手法,形成独特的时代话语体系。新加坡画家林彩云在《归去来兮》中,以刮刀厚涂技法塑造海浪肌理,靛蓝色调不仅呈现海洋的磅礴气势,更隐喻着新时代中国与新加坡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紧密联系;新加坡画家严贾程的《雨林英姿》突破传统水墨范式,以丰富墨色对比与灵动线条,赋予热带雨林蓬勃生命力,彰显水墨艺术的创新张力。新加坡画家莫夏玲、邱瑞发采用综合媒介解构自然人文,通过独特色彩碰撞与笔触肌理,探索跨文化符号的现代转译。
(新加坡)林彩云油画《归去来兮》。阮江华供图
(新加坡)严贾程水墨画《雨林英姿》。阮江华供图
海南画家群体扎根海南自贸港建设实践,将时代精神融入创作。曾祥熙的《山色有无处》以虚实相生的笔法,在传统美学意境中注入当代审美意识;陈茂叶的《乡情》用大写意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海岛情韵;吴东民的《湖岸春野》则以书入画,用苍茫的笔力描绘琼岛春色;阮江华的《万里春光山海秀》创新性地将青绿山水技法与现代构成理念结合,以宏大构图与绚丽色彩展现海南的发展气象。
阮江华国画《万里春光山海秀》。阮江华供图
地域文化作为艺术创作的特殊标识,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密码。海南画家长期以本土文化为创作源泉,邓子芳的《黎家三月美如画》运用小写意墨彩的技法,生动再现黎村苗寨的春日盛景;马飞的《海湾一角》以饱满构图展现海与礁石的共生共存;丁孟芳的《龙门扬帆》以油画的厚重质感,表现大海的波澜壮阔;齐英石、刘小莉在人物画中以遒劲线条勾勒黎族风情;卢向玲、陈为云则通过热带花卉展现地域生态之美。
丁孟芳油画《龙门扬帆》。阮江华供图
新加坡画家杨李居的《新加坡河口》用水彩的透明质感捕捉城市光影,将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和谐交融;彭业蓉的《史密斯街》以写实技法勾勒南洋建筑的历史纹理,展现新加坡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特质,以细腻笔触描绘狮城风貌。海南画家王家儒的《春信》、符祥康的《晨》等通过用色彩描绘光影定格了美好生活的瞬间,林国华的《疍家码头》以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在记录自然景观的同时巧妙融合了海南疍家文化与新加坡南洋元素。
王家儒油画《春信》。阮江华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骑楼元素也是此次展览的亮点,如南海云的《海南色系NO.03骑楼》、云维英的《骑楼秋色》等,在写生的基础上提升了油画的诗性,让人感受历史的遗温和当下人间烟火。而王锐的《对话》,通过温和平实的色彩,寓意生活中的深情双语。这些作品并列展出,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域文化的深层对话与互鉴。
创新多元媒介的美学实践
在当代艺术语境下,多元化的拓展为艺术创作带来全新可能。新加坡艺术家GLORIAKEH的作品《中医师》,通过现代材料与传统符号的碰撞,对中医文化进行当代性解读;王若轩的新媒体作品《鸡同鸭讲》以数字技术重构传统意象,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探讨文化差异与沟通主题,重塑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范式;林秀香的《事事如意》融合水墨与木刻版画技法,以大红色调为视觉焦点,实现传统美学与现代审美的创造性转化。
(新加坡)王若轩混合媒体《鸡同鸭讲》。阮江华供图
海南艺术家群体同样展现出创新突破,吴地林的《情醉珊瑚海》、张梦的《觅》、林明俊的《当代水墨系列:声远》、郭红雨的《谷雨》、林先动的《影》等作品,将破墨法与立体构成结合,以宣纸模拟潮水动态,通过墨色与光影营造深邃意境。海南雕塑家陈学博、张睿的作品通过对传统雕塑语言进行提纯,以简约的艺术形式,雕琢出极富韵律的椰城故事。这些作品不仅体现技术层面的创新,更彰显对艺术本体的哲学思考。
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作为高水准的艺术交流活动,本次展览在学术研究与专业策划层面采取系统性梳理与深度探索的方式进行,策展团队以跨文化艺术叙事为核心命题,通过艺术家在创作中融入对全球化、文化多样性等议题的思考,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展览活动谋划期间,新加坡画家深入海南进行采风,海南艺术家则赴新加坡考察交流,实现双向艺术赋能。此外,本次展览邀请艺术史、美学等领域专家参与,通过交流互动、作品解读等活动,提升展览的学术品质与专业深度。
“庆祝中新建交三十五周年——中国海南·新加坡艺术交流展”通过对时代性、地域性、艺术性、学术性的系统性呈现,不仅为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5周年献上文化厚礼,更为跨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新的范式。在文明互鉴的新时代趋势下,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背景下,中国海南与新加坡将以艺术为桥梁,文化交流为载体,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与繁荣。
(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