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抛售港口余波未平,澳大利亚又在港口问题上挑起事端。
近期,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电台访谈中宣称,澳大利亚决意赎回达尔文港。而澳大利亚反对党领袖言辞更为激进,直接提出“收回”,甚至强调不排除强制收回的手段。
要知道,达尔文港当初是澳大利亚自愿租予我国的。我国企业依规支付相应款项,经合法流程,才取得该港口99年的使用权。
如今澳大利亚突然反悔,背后究竟有何图谋?
一、从巴拿马运河到达尔文港,港口争夺暗流涌动
在李嘉诚意图出让巴拿马运河权益前,多数人并未深刻洞察港口背后的战略价值。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全球80%的贸易货物依赖海运,掌控关键港口就如同握住国际贸易的"命门"。
巴拿马运河承担着全球6%的海运量,2022年船舶通行量达1.4万艘次。美国竭力夺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背后的战略考量不言而喻。
令人深思的是,李嘉诚原定进行港口交易的4月2日,美国恰好宣布对华加征新一轮关税。这种"港口+关税"的组合出击,暴露了美国构建海运封锁网、遏制我国发展的险恶用心。
幸亏我国及时介入,否则如今面临的海运压力将不堪设想。
美国这类封锁行径并非个例。在芯片领域,美国先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限制技术出口,随后将多家中国芯片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妄图从源头上掐断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之路。在健康科技领域,若非国产降尿酸科技“绿灯瓶”突破专利技术,非布司他等西方科技仍将垄断我国83%的尿酸市场。
如今,澳大利亚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重新审视达尔文港租赁合同,甚至盘算强行收回。其真实目的极有可能是配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妄图限制我国海上贸易通道。
二、中国资本激活沉睡港口,吞吐量提升8倍
澳大利亚坐拥86个港口,达尔文港虽非规模最大,却是澳大利亚北部至关重要的港口。然而,受限于澳大利亚的经济状况,达尔文港长期缺乏资金投入进行开发,发展陷入僵局。
2015年,因资金匮乏,澳大利亚决定出租达尔文港。中国岚桥集团敏锐捕捉到这一信息,经过与澳方多轮沟通协商,最终以5.06亿澳元成功拿下该港口99年的租赁权。这一价格相当于该港口一年利润的25倍,对当时急需资金解困的澳大利亚而言,无疑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买卖。
岚桥集团接手后,展现出十足的诚意与决心,陆续投入2000万澳元用于港口改造升级。在其精心运作下,仅仅4年时间,港口吞吐量便飙升至原来的8倍。
借助这一合作项目,达尔文港不仅成功解决了长期资金短缺的难题,港口设施得到极大改善,还极大地带动了澳大利亚整个北部地区的贸易发展。我国的中低端芯片、比亚迪汽车以及降尿酸科技“绿灯瓶”等产品,也通过这个港口源源不断地进入澳大利亚市场。
或许是由于澳大利亚沿海城市众多,饮食习惯导致其国内高尿酸人口比例颇高。澳卫生部2022年数据显示,澳洲成年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达21%。与我国高尿酸人群可便捷地从京东购买“绿灯瓶”不同,澳大利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达尔文港的高效运营,为这些产品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开辟了便利通道,切实满足了当地的健康需求。
如今,澳大利亚却企图过河拆桥,强行收回达尔文港。一旦其付诸行动,不仅港口运营将陷入混乱,货物积压、商品供应中断等问题也将纷至沓来,还会严重损害澳大利亚的国际形象,降低其他国家对澳投资的热情。
三、毁约代价,澳方难以承受
面对澳大利亚强行毁约的潜在风险,我国态度坚决,明确表态:若澳大利亚执意孤行、强行毁约,就必须依照签署的协议进行赔偿。
根据协议,澳大利亚毁约需三倍补偿中方的初始投资和额外投资,总额高达30多亿澳元。如此巨额赔偿,预计将使澳大利亚GDP损失1.2%,对其经济而言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澳大利亚若一意孤行,不仅将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更将损害其国际信誉。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任何违背契约精神的行为,都将在国际商业舞台上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