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再次因为一起事件拉响警报,这一次,中心是一位外籍艺人和一部热门剧,女演员李凯馨的一段私下录音内容被传出,其中涉及的说法迅速引发了公众关注和质疑。
图片来自于网络
事件直接影响了她参演的待播剧《赴山海》的命运,迫使剧组采取行动,这起录音风波,直击了部分外籍艺人在中国市场发展中,其言行底线与尊重的问题。
李凯馨辱华事件
娱乐圈的风向还真是说变就变,一部眼看要爆的《赴山海》,竟因女二号李凯馨一段私下录音轰然搁浅。
图片来自于网络
外籍艺人来华淘金,莫非真把这儿当成了提款机,还自带嘲讽技能?这池水,是越来越浑了,不愧是娱乐圈,从不缺“惊喜”。
四月初,李凯馨的前助理甩出一记猛料,一段据称是李凯馨本人的私下录音,内容嘛,着实刺耳。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中国人傻”、“来中国就是捞钱”,再配上那股子藏不住的轻蔑,简直是往观众心窝子上捅刀子,瞬间把她自己架在了火上烤。
事情发酵之初,李凯馨团队选择了沉默是金,直到一个月后,眼瞅着《赴山海》这部大船都要被她这颗“鱼雷”炸沉了,宣传物料纷纷下架,工作室才慢悠悠递上一纸声明,说录音是伪造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可这套说辞,网友们显然不买账,若是假的,为何不早早报警自证清白?非得等到剧集播出都悬了,才想起来“澄清”,这危机公关的节奏,未免也太耐人寻味。
李凯馨这位新加坡籍演员,也因为这件事,很快就被网友扒了个底朝天,她原来也是位“星二代”,母亲是新加坡知名主持人权怡凤,父亲俞宏荣也曾是圈内人士。
图片来自于网络
只是这对父母的履历,似乎也并不那么光鲜,传闻她父亲因涉毒退圈,母亲则因殴打出租车司机蹲过牢,后来与代驾起冲突时,那句“你知道我老公是谁吗”的嚣张言论,至今还让人记忆犹新。
李凯馨原名俞凯馨,十四岁那年认了新加坡美发大亨李荣达作干爹,顺势改姓“李”,这位干爹在新加坡娱乐圈人脉颇广,李凯馨的演艺之路,显然没少借力。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你看她早期接的活儿,《九州牧云记》演女主角少年时代,《青云志》唱主题曲,还跟黎明搭档演电影,这起点可比许多削尖脑袋往里挤的新人高多了。
除了家庭背景之外,网友们还翻出她早年在海外社交平台的争议言论,比如公然发出“韩国春节快乐”的祝福,却鲜少转发那些表明国家立场的官方内容。
图片来自于网络
更有自称校友者爆料,称其求学期间有过校园霸凌行为,这些旧闻新料,真假难辨,但堆积在一起,无疑让她在“辱华录音”的漩涡中,处境愈发被动,信任度直线下降。
赴山海剧组受无妄之灾
李凯馨这把火,最先烧到的就是《赴山海》剧组,这部剧原本被平台寄予厚望,定位为暑期档的重头戏,成毅、古力娜扎等主演也颇具看点,谁曾想临门一脚,却出了这档子糟心事。
图片来自于网络
剧组的无奈可想而知,先是火速删除了所有与李凯馨相关的宣传物料,随后更是以“制作调整”为由宣布延播。
但明眼人都清楚,这所谓的“调整”,十有八九是要对李凯馨的戏份进行“技术处理”,更深远的影响,则来自官方的态度。
图片来自于网络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这几大官媒,相继删除了《赴山海》的宣传信息,这信号再明确不过了:对于这种一边在中国市场赚钱,一边又做出伤害民族感情行为的艺人,官方的态度是零容忍。
紧随其后的,是合作品牌的迅速切割,撤代言、发声明,唯恐避之不及,李凯馨的个人社交账号,粉丝量也应声下跌,可谓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不禁让人想起多年前的张娜拉,一句“没钱就去中国”,让她在中国市场几乎永无翻身之日,即便后来多次道歉,也难以弥补裂痕。
可见在涉及民族情感和国家尊严的底线问题上,从来就没有小事,更没有侥幸可言,任何试图挑战这条红线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外籍艺人的生存指南
图片来自于网络
李凯馨事件,无论最终录音真伪如何定性,都给所有在华发展,或意图来华发展的外籍艺人敲响了警钟。
中国市场广阔,机会繁多,这块大蛋糕谁都想分一口,这本无可厚非,我们欢迎怀揣诚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但这一切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尊重。
图片来自于网络
尊重这片土地,尊重这里的文化,尊重这里的人民的情感,这是底线,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如果你一边享受着中国市场带来的巨大红利,拿着中国观众贡献的真金白银。
一边却在私下里,甚至公开场合,发表或做出有损中国形象、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这算什么?难道真把中国观众当成了“人傻钱多速来”的冤大头?
图片来自于网络
其实中国的观众和市场,对于那些真心实意、尊重我们的艺人,向来抱以极大的宽容和热情,但对于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甚至心怀不轨、两面三刀的“两面人”,也绝不会姑息。
过去或许有些艺人觉得,犯了错,道个歉,避避风头,事情就能过去,但现在看来,这条路是越走越窄了,官方的态度日益清晰且坚定,市场的反应也更为迅速和决绝。
风波之后:谁该吸取教训?
图片来自于网络
对剧组和资方而言,李凯馨事件无疑也是一堂代价高昂的“风险课”,挑选演员,不能再只盯着流量和名气,更要将艺人的品行、立场纳入严格的考量范围。
否则一部投入巨大心血和资金的作品,很可能因为某个演员的“失德”行为而功亏一篑,这样的损失谁来承担?这笔账,不能不算。
图片来自于网络
娱乐圈本就是聚光灯下的名利场,艺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无限放大,想要在这个圈子里长久立足,除了过硬的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
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观众的喜爱是水,能将你高高捧起,但一旦触碰了底线,这水也能瞬间将你倾覆,让你彻底“凉凉”。
图片来自于网络
李凯馨是不是第一个因此栽跟头的外籍艺人,但指望她是最后一个,恐怕也只是一厢情愿,关键在于,从业者们能否真正从这些事件中吸取教训,将“艺德”二字深深刻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
毕竟我们从来不缺有才华的艺人,缺的是那些既有才华、又有良知与担当的“真偶像”,这起事件也再次提醒所有人,在信息高度透明的网络时代,没有什么秘密能够永远隐藏。
图片来自于网络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那些还抱着侥幸心理,企图在中国市场左右逢源、两面讨好的艺人们,还是尽早认清现实吧。
中国市场的大门依然敞开,但它有门槛,更有规矩。想进来分享红利,就必须拿出诚意,遵守这里的游戏规则,否则,等待他们的,恐怕只有“查无此人”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