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正月十六津南区葛沽宝辇会上,来自广东汕头的“潮阳英歌”闪亮登场,给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潮阳英歌”的精彩表演触动了葛沽老会一位“教师爷”的心弦。他挖掘“葛沽高跷”和“潮阳英歌”的相通之处,推出“葛沽版英歌”,并带领老会队员们成功地进行了多次表演。就这样,南北国家级非遗项目进行了一次耐人寻味的融合尝试。


“英歌舞和我们的高跷一样,都用棒子,而且音乐的鼓点都差不多的,很多动作也一样。我一想,咱这儿的人很少有现场观看英歌舞的机会,既然两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这么接近,为什么不弄一个葛沽版的英歌舞呢?”张宝良老师父说干就干,从今年正月开始,他带领葛沽长源高跷的队员们开始了英歌舞排练。在每周五六日晚上,活动室里锣鼓喧天,40多位以前在高跷行走如飞的队员,在张宝良的带领下,一起揣摩英歌舞的鼓点,研究英歌舞的动作,在活动室里转着圈排练。


“踩高跷要比英歌舞更难一些,所以研究透了英歌舞鼓点和动作,队员们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长源高跷会头吴广旺说。

经过一个多月的演练,张宝良从高跷的72套行者棒中提炼出十几套与英歌舞棒法十分接近的,作为该高跷会英歌舞表演的主要内容。3月30日,对表演队员们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天,他们迎来了英歌舞的首次亮相,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有的葛沽居民称赞道:“张宝良的脑袋瓜儿可真灵活,亏他想得出来。以后咱就能经常在家门口看到英歌舞了。”

“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鲜!”首演成功之后,“长源高跷不仅会踩高跷,还能跳英歌舞”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镇里的就业驿站揭牌就请他们去表演了,队员们又畅快地跳了一回。

北塘古镇运营方在视频里看到葛沽版英歌舞之后,感觉非常不错,于是邀请他们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到北塘古镇表演。精彩的英歌舞在这里受到欢迎,游客们纷纷询问“你们是从哪来的?”


“葛沽老会老师父、队员们的支持和观众的认可,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张宝良激动地说,潮汕地区和葛沽都尊崇妈祖文化,艺术上又有这么多相通的地方。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挖掘两地的深厚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葛沽民俗文化技艺。”

来源:津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