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倚黄浦江宜人风光,紧邻陆家嘴地标建筑,作为申城景观体育的一张闪亮“名片”,射箭世界杯上海站5月11日在浦东滨江广场收官。结束紧张较量的运动员们夜游浦江美景,品尝非遗美食,领略海派文化,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感受“结缘一场赛,爱上这座城”。

办赛于景,寓景于赛,自2006年首度落户申城以来,“高颜值”始终是这项赛事的传统标签。在国际箭联评选出的五片“史上最美水上比赛场地”中,世界杯上海站就占据一席。将城市风景与古老运动相结合,射箭世界杯作为一扇窗口,持续向世界展现着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魅力与活力。


始于颜值,却不止于颜值。经过十余年探索与深耕,射箭世界杯上海站成长为备受中外选手和射箭迷们喜爱的景观体育标杆赛事,也在文旅商体展的融合共生中不断打破边界、丰富内涵,彰显服务民生、拉动经济,展示人文的多元价值。

“十多年前,射箭在中国还是小众冷门运动,许多人不了解,更没接触过。如今,世界杯上海站不仅是运动员、教练员们最心仪的比赛地,也吸引着越来越多观众从全国各地‘打飞的’来观赛。”一路见证赛事发展,亚洲射箭联合会名誉副主席、上海射箭协会名誉主席郭蓓对此深有感触,“今年,决赛门票开售10分钟就秒空。观众来到这里,既能观看精彩赛事,又能欣赏黄浦江美景,还能享受购物休闲的乐趣。”


据上海市射箭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申城每年参加市级比赛的射箭爱好者已超过3万人次,经协会认证的俱乐部有18家,各类射箭场馆琳琅满目,各级群众活动丰富多彩。随着了解和参与射箭运动的人群持续增长,拓展赛事外延和加速项目发展也有了更坚实的根基。

今年的射箭世界杯上海站,进一步在项目推广普及上加码,推动文旅商体展多方联动,形成“赛事搭台、融合发展”的活力风景线。围绕赛事开展的一系列嘉年华活动,兼具专业性、趣味性和普及性,通过进商圈、进社区、进校园等方式,继续在市民心里播撒射箭运动的“种子”。

从“箭无虚发·一箭双雕”商圈趣味定向赛,到“走进射箭世界杯”校园科普轻课堂,活动覆盖沪上青少年、白领等群体,无论民间高手还是新人“小白”,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建设的核心承载区,浦东新区以举办射箭世界杯赛为契机,进一步打通体育赛事和商业场景的边界,打造消费新场景,创造消费新供给,激发消费新活力。

在举办资格赛和淘汰赛的源深体育中心,射箭器材展成为展现体育制造业实力的舞台,吸引众多行业内外的目光。一位展区工作人员骄傲地介绍说:“以前都是进口的,随着射箭世界杯接连落户上海,民族企业崛起,运动员们手中的弓箭也赛出了‘中国速度’。这几年,中国制造的弓箭不仅品质越来越好,还跟随各国运动员走上了世界舞台,助力他们取得佳绩。”

上演决赛的浦东滨江广场,则变身一片融合体育竞技与城市漫游的复合空间。划破江风的箭羽如同导览指针,带领观赛者与游客一边欣赏体育盛宴,一边解锁城市美景。

周边与赛事联动的50余家商圈门店,为观众送上餐饮、零售、娱乐等多种优质便捷服务。首次推出的“赛事门票兑换消费券”联动机制,为观赛者度身定制停车、满减等福利,以小小票根串联起文旅商体展的消费链,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体育赛事的发展,与提升城市能级、核心竞争力和城市软实力紧密衔接。推动上海赛事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和释放赛事综合效益是重要一环。随着文旅商体展优质资源聚合联动,赛事溢出效应不断放大,“兼具颜值与实力”的射箭世界杯上海站,让更多人不仅欣赏到世界顶尖选手“百步穿杨”的英姿,更深度体验城市商业、文化、旅游的魅力,成为助力城市发展的活力引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