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8月开始,中央作出停止东北局工作的决定通知。在此之前,东北局名义上还是存在的,只是没具体负责什么工作了,宋任穷任东北局第一书记,负责全面领导。

收到这一通知后,宋任穷就隐隐感到不对。不久,这一决定公之于众,大家都认为包括宋任穷在内的东北局干部,将不再受到“保护”。不久,宋任穷遭到不断批斗,问题也随之不断升级,变得愈发严重。

而打倒,也就成了必然发生的事。

遭到不公正的批斗对待后不久,宋任穷特地跑到李富春家里,做简要的交待。李富春当时是政治局常委,从66年运动开始就协助周总理主管经济工作。

宋任穷汇报过自己的情况后,又一脸严肃地恳求李富春:“我希望你能帮我作个证明。不管他们怎么斗我,我决不会走向自杀的道路。我宁可被打死,也不会自杀。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出来替我作这个证明。”

李富春听完不知道该说什么,轻轻拍了拍宋任穷的肩膀,并与之握手,算是一个短暂的告别。宋任穷的言外之意李富春明白,就是怕莫名死后,被人说成自杀,还是畏罪自杀,宋任穷万万不能接受。

时任东海舰队司令,兼海军副司令、南京军区副司令的陶勇中将,于1967年1月21日在海军招待所的离奇死亡,给宋任穷带来无比的震撼。关键是陶勇死后,被时任海军政委的李作鹏,定性为“畏罪自杀”。

宋任穷对陶勇并不陌生,解放战争时期好歹在一个野战军混过。1948年年中,宋任穷任华东野战军第三副政委,参与组织淮海战役;而陶勇是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参与了淮海战役。

宋任穷跟毛主席有着不浅的渊源,1927年9月的秋收起义,他不仅参加了,还接受了三湾改编。当毛主席纠结该把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安置在罗霄山脉的哪里时,宋任穷及时送来江西省委的密信和罗霄山脉的革命情况。

最后,毛主席选择了井冈山,作为燃起中国革命星星之火的起源地。

初次见面,宋任穷就给毛主席留下了忠诚、可靠、聪明、干练的好印象。秋收起义余部上井冈山,对袁文才、王佐两支武装进行帮助和改造时,毛主席派宋任穷担此重任。

从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开始,毛主席就不断给宋任穷加担子。新组建的红28军缺政委时,毛主席派出了宋任穷。以红四方面军部队为主改编的八路军129师诞生后,毛主席又指派宋任穷担任师政治部主任一职。

1945年召开中共七大,宋任穷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后来的开国上将中,只有5人入选,可见其不凡程度。抗战胜利后,宋任穷主要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工作,但是到1948年突然转至豫皖苏分局、豫皖苏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工作。而这背后,也必然有毛主席安排的身影。

1954年,军委任命宋任穷出任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总干部部可不得了,它当时负责着全军干部的考核、任命、调配、抚恤、保健、组织等等。

1960年,宋任穷任东北局第一书记、沈阳军区第一政委,后世著名的开发大庆油田、开垦北大荒,就是在他手上进行的。

宋任穷在那十年的遭遇,跟许多老干部一样,起起伏伏,变化多样。

1966年4月16日,一个月前刚从杭州开完会回来的宋任穷,再次接到中央要他到杭州开会的通知。他事先并不知道开会内容,直到到杭州才知道,原来是关于文化革命的。

后来,回到东北的宋任穷,在革命和生产之间犯了难。他试着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愿彻底“革命”、放弃生产。一开始,毛主席是坚决保宋任穷的。

1966年6月10日,毛主席会见越南的胡志明,建议胡找陶铸、刘澜涛、宋任穷等大区书记同志谈谈。2个月后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宋任穷还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当时毛主席还找他谈话,关心他的近况。

新的部门辽宁省革委酝酿成立时,毛主席有意宋任穷出任副主任。可惜辽宁省革委还没成立,宋任穷的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他从“紧跟毛主席的部署”到出“问题”,前后不过一年时间。



宋任穷是1974年被“解放”的——定居北京接受治疗,但工作却是1977年10月才重新分配的,出任七机部部长。历经七年坎坷,终于熬过来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