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浦江镇汇中村徐先生家的院门,两株新栽下的金银花正吐露新芽。“别看现在苗小,一年后也许就能爬满这面矮墙。到时候花开了,一定很香。”徐先生一边整理花架,一边期待地说道。在浦江镇,像徐先生这样用心经营庭院的村民越来越多,他们以藤蔓为笔、以庭院为纸,将乡村生活绘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生态画卷。


今年以来,浦江镇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政府引导+村民自治”模式,将生态建设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通过统一配送藤苗、组织专业培训、实施积分激励等举措,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目前,全镇29个行政村已全面启动相关工作,累计发放风车茉莉、油麻藤、金银花等藤苗8500余株,覆盖农户庭院、公共绿地、道路两侧等。


“当时村里宣传‘一户一藤蔓’活动,我立马报了名。”徐先生回忆道。在村委提供的油麻藤、风车茉莉、金银花等苗株中,他特意挑选了金银花,“我家已经种了两株大的红木香,这次想试试金银花,慢慢养出花墙的效果。”如今,他每天早晨定时浇水,观察长势,“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看着它一天天长大,特别有成就感。”


汇北村王阿姨家的庭院更是典范——庭院内一片生机勃勃,金银花藤与月季花墙交相辉映,枫树、铁线莲错落点缀,俨然一座微型植物园。“我们家从二十年前就开始养这些了,对植物的习性都非常了解。”王阿姨热情地分享养花的乐趣,并表示金银花很容易养护,适合家庭种植。


面对村民们的参与热情,浦江镇农服条线联合绿化条线推出养护“双保险”措施:一方面,邀请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专家侯清开展专题培训,手把手教授藤蔓选种、定植、牵引及病虫害防治技巧,全镇80余名村民进行实操,现场学习氛围热烈;另一方面创新积分制管理,建立“一户一档”动态管理机制,每季度通过照片记录藤蔓生长情况,并结合积分制考核,对养护成效突出的家庭给予奖励。


汇东村的秦阿姨对此深有感触:“以前种藤蔓总担心养不活,现在有专家指导,村里还定期关心,我了解了油麻藤的习性,就更有信心了。”秦阿姨把油麻藤的小苗缠绕在一根根竹藤上,油麻藤喜阴,不能受太阳直射,因此放在阴凉的地方是最合适的。


而在村域许多公共区域,各村组织村民志愿者一同种下藤蔓,打造美丽家园。在贤农路两侧,255株爬藤月季被精心栽植,紫红色花朵如翡翠明珠镶嵌于绿篱间,为村庄勾勒出蜿蜒的自然长廊;汇北村以“藤月映初心”为主题,在林地公园栽种60余株爬藤月季,将生态美化与精神传承有机结合。


随着“一户一藤蔓”行动的深入推进,参与的村民们不仅了解了多种植物的养护知识,还增强了邻里间的相互联系。汇东村的沈阿姨在风车茉莉架下摆起茶桌:“和老姐妹一起喝茶聊天,分享种植心得,看着种出来的花,感觉很有成就感。”


此次“一户一藤蔓”行动既美化了农村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也为“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创建打下了基础,更让浦江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我们精选耐病虫害、四季常绿的藤蔓品种,就是要让村民种得省心、看得舒心。”浦江镇农服条线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期待更多村民加入,共同书写属于浦江的翠绿诗篇。”


记者: 戴静怡

供稿:浦小江

初审:岳顺顺

复审:范仲毅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