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5月11日,沙俄皇太子尼古拉在日本访问时遭巡查津田三藏持配剑刺杀未遂,令日本政府陷入维护宪法威信和与俄外交关系间之两难,史称大津事件或大津行刺案,因为出事地点位于琵琶湖南,所以又称“湖南事件”



尼古拉二世(中)与 津田三藏(右)

此事件令当年日本政府陷入空前的危机,尤其考验甫定案一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之威信,与世界强权外交关系也自此生出变数。但最终日本政府在外交压力下,还是与本土司法机关坚守住了司法独立的底线。

大津事件

事件背景

19世纪下半叶,侵略成性的沙皇俄国在欧洲遭受一系列打击之后,开始调整对欧洲列强的外交政策。为了缓和与西方各国的冲突,沙俄逐渐把注意力转向东方,鼓吹“东进”的沙文主义情绪在统治阶级内部开始蔓延。在“亚洲扩张战略”的先锋、俄国大贵族乌赫托姆斯基公爵的煽动下,俄国沙皇王室也蠢蠢欲动,尤其是当时的沙俄皇储———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深深地被“东进”理论所吸引。为了能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也为了实现“东进”的梦想,尼古拉决定亲自去远东旅行,详细考察远东的具体情况,为将来的侵略战争作准备。



1890年11月,22岁的尼古拉率领包括他的好友希腊王子格奥尔基在内的30多人开始了前往远东的长途旅行,他们先访问了地中海国家希腊和埃及,然后乘船驶过苏伊士运河,历经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新加坡、爪哇(今属印度尼西亚)、暹罗(今泰国)、中国,最后来到了日本,但是这位意气风发的皇储做梦也想不到,这次访日旅行差点葬送了他的性命。

事件概述

1891年沙俄皇太子尼古拉前往抢夺自我国的海参崴主持出席西伯利亚铁路开工仪式时,顺道访问日本。



1880年的海参崴

1891年4月23日,尼古拉完成了对中国的访问,离开南京前往日本长崎。当时的日本仍为弱小国家,尼古拉皇太子来访后,当年的日本政府倾全力迎接。甚至在祭典外的时节,特于京都举行五山送火(大文字烧)仪式供俄国贵宾欣赏。

4月27日,尼古拉一行到达长崎。



尼古拉皇太子访问长崎市的照片

5月9日,尼古拉一行到达京都,在参观京都的同时,风流成性的尼古拉也没忘了逛逛异国的风月场所。在那里,日本艺妓给尼古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感到身着和服的日本女性似乎比西方女性更温柔、更文雅,而陪同他的希腊王子格奥尔基则翩翩起舞,逗得日本艺妓们大笑不止。



大津的街道,尼古拉被袭击的地方

5月11日,尼古拉从京都乘人力车来到大津城,这座城市虽然很小,却是通往东京的交通咽喉,商贾云集。在当地官员家做客之后,尼古拉一行来到街上买东西,希腊王子格奥尔基出于好奇,买了一根当地制造的竹拐杖,正是这根拐杖后来救了尼古拉一命。正当尼古拉和格奥尔基乘人力车在狭窄的街道上观光时,尼古拉突然感到右耳上方连续挨了重重两击,顿时鲜血直流。



津田三藏

他惊恐地转过头去,看到一个日本警察正用两只手举着军刀向他挥舞过来。在随从被吓得目瞪口呆之际,尼古拉的反应还算迅速,他大叫一声:“你要干什么……”边喊边跳下人力车,用手捂住流血的伤口,想躲入人群逃命。在场的日本平民看到这血腥的场面,顿时乱成一团,四散逃去。无奈之下,尼古拉也顾不得方向,只有拼命向前方跑去。大约跑了几十步,在一个胡同的拐角处,刺客逐渐追上了尼古拉,正当他再次挥刀砍杀之际,希腊王子格奥尔基及时赶到,他用刚买的竹拐杖一下子把刺客打倒在地。随后赶来的日本警察慌忙用刀压住刺客的脖子,将其制服,尼古拉终于逃过一劫。随行医生拉姆巴赫赶紧给尼古拉包扎、止血,此时的尼古拉仍然惊魂未定,口里不断念着“感谢上帝”。幸运的是,尼古拉虽然挨了两刀,却没有生命危险。



俄罗斯,日语罗马字发音Lu-si-ia,日本汉字即标记为露西亚,忠实于原音。

日语中亦简称作露国(ロくに)。

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立即着手调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凶手竟然是负责警卫尼古拉安全的警察津田三藏。津田三藏是一名极端仇俄分子,他认为尼古拉来访其实是想打探日本的虚实,为进攻日本做准备,日本不应该对尼古拉如此礼遇。为了表明对日本皇室的忠心以及出于对皇室软弱的愤怒,津田三藏实施了刺杀沙俄皇储的疯狂行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津事件”,因为出事地点位于琵琶湖南,所以又称“湖南事件”。



轰动一时的“大津行刺案” 爆发,消息传来,举世震惊。陪同的日本有栖川宫威仁亲王,向天皇发去紧急电报,明治天皇闻讯大惊,次日派出御医调理,后来又亲赴神户港停泊的俄罗斯军舰,温言抚慰尼古拉皇太子,表达不胜痛惜之意。



日本政府也通过外交渠道,向俄罗斯官方道歉,允诺按照两国约定,严惩凶手,为俄罗斯皇太子出气。



日本全国上下,同感震撼,国民异常羞愧。从国会议院,到各道府县市町村,纷纷向尼古拉皇太子,以及远在圣彼得堡的沙皇发来慰问道歉电报,数量超过一万封。



日人深恐俄罗斯报复,发动对日战争。学校全部停课,在神社寺院,祈祷尼古拉皇太子痊愈。山形县金山村,禁止以“津田”为姓及“三藏”命名。



5月20日,有名为“畠山勇子”的女子在京都府厅面前用剃刀自刎表示道歉,人称“穗州的烈女”。



畠山勇子(1865年12月—1891年5月20日),日本女仆、店员

行刺案发后,日俄两国关系降到冰点,战争似乎一触即发。沙皇扬言,日本如果不能给予满意答复,则不惜兵戎相见。

事件影响

沙俄政府

沙俄当局得知皇太子在外国遇刺,相当震怒,要求日本必需严惩凶手,否则遣兵攻打日本。沙俄公使Shevich对日本屡次取著恫吓性的态度,告知有关这个事件的应对,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暗中要求死刑,可是后来赔偿要求和武力报复都没进行。有关皇太子的负伤,沙皇和皇太子本人对于日本迅速处理和道歉表现了宽容的态度,也没有从日记的发现尼古拉二世在这个事件对日本表达嫌恶感。



大津遇刺案漫画

日本政府

当时的日本虽非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但由于当时明治维新起步不久,日本国力尚弱。在恐惧俄罗斯要求赔偿金,或领土割让的压力下,原先裁判所(法院)有意援用当时日本刑法116条中规定的大逆,判处津田三藏死刑。



事件中逮捕津田的人力车夫

然而,日本刑法第116条大逆罪原先仅适用于伤者为日本皇室成员,外国的皇族在日本刑法中与一般人地位相同。如此一来,若伤害一般人即判处死刑,在法律层面上是说不过去的。当时的日本政府有意把刑法116条的适用对象“延伸”至外国皇族,以迎合俄国。此谋造成与绝对遵守法律的司法单位激烈的对立。



当时的大审院院长儿岛惟谦主张罪刑法定主义,认为“法治国家必须完全遵守法律”,以“刑法116条并非规定外国皇族”为由,消弭来自政府的压力;并依据刑法第292条的规定(对一般人谋杀未遂罪),判决津田三藏无期徒刑。



后人赞扬儿岛惟谦为日本司法守护神,为日本司法独立奠定根基。西方国家盛赞,后起之秀的日本,居然能做到司法独立,让人眼前一亮,难能可贵。高举司法独立大旗的日本,借势与英法美等多国,修改不平等条约。此案对于日本司法权,最终摆脱行政权宰制操控,以及《明治宪法》引进的三权分立制衡得以落实,影响更为深远。



事件后果

尼古拉皇储的东方之行无疑给了俄国国内主张“东进”的人们新的刺激,以乌赫托姆斯基为代表的“东方派”从此更加活跃。1894年,老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去世,尼古拉登上沙皇宝座,历史上称为尼古拉二世,他也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末代沙皇。此后,乌赫托姆斯基在尼古拉的默许之下,把这次旅行写成一个大部头的装裱豪华的《尼古拉二世皇帝陛下东方旅行记》,并于1897年在彼得堡出版,同时译成各国文字向国外发行。在书中他鼓吹征服东方,宣称俄国人同东方民族有“血缘关系”,可以“用感情的神秘力量”去进行这种征服。



尼古拉二世登基

东方之行对尼古拉二世影响也是巨大的,这从他继位以后的东方政策可以得到明确的答案。尽管在“大津事件”发生前,也就是他刚刚踏上日本国土的时候,那里的一切似乎都使他产生了美好的印象。但在受伤回国后,尼古拉曾愤怒地称日本人是“野蛮的猕猴”,发誓要扭断日本人的脖子。事实也证明,尼古拉继位不久,日俄关系就急转直下。随着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加强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两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终于引发了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两个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展开了野蛮的争夺战,让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之中。



编辑|卧阑听鱼

文献资料| 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