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母亲的梦想

成为了歌唱家

作为歌手或作为母亲

都是一样的

要用爱去创造希望

充满爱的歌声

才能打动心灵”

沙尼亚·吾那尔汗

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有这样一位用歌声传递民族魂的艺术,作为国家二级演员、木垒县音舞家协会副主席、自治区政协委员,她不仅是哈萨克民歌的传承者,更是让传统艺术焕发时代光彩的创新者。从牧区舞台到国际赛场,从非遗保护到参政议政,她用爱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文化传承之歌,本期主角草原天籁·时代传唱者 -沙尼亚·吾那尔汗

艺术成就:从非遗传承到流行创新

Sania

沙尼亚的艺术之路堪称一部活态的哈萨克音乐发展史。2011至2017年间,她以精湛的铁尔麦技艺横扫全国赛事,先后斩获6项大奖,更在哈萨克斯坦国际艺术节上两度折桂,成为名副其实的"非遗大使"。2018年,她在山西卫视《歌从黄河来》中以一曲库布孜弹唱《合斯买提》征服全国观众,问鼎年度总冠军;2019年又接连斩获左权民歌会银尊奖、泽州红歌大赛金奖,展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舞台的完美融合

2020年中央音乐学院研修归来后,她推动"民歌数字化"工程,将古老艺术带入数字时代。2024年5月,在第二届新疆文化艺术节上,她的流行音乐作品获得优秀奖,标志着这位传统歌者成功闯入了现代音乐的新天地。"奖项只是路标,而民歌的终点永远是人心。"这是沙尼亚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艺术追求的真实写照。


责任担当:政协委员的文化使命

Sania

舞台之外的沙尼亚,始终牢记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作为自治区政协委员,她连续三年提交"非遗进校园""游牧音乐保护"等提案,推动木垒县设立了全疆首个"民歌传承基地"。她以无党派人士身份积极参与文化扶贫,组织"天山牧歌"公益巡演,累计惠及农牧区观众超过2万人次。

在担任木垒县音舞家协会副主席期间,沙尼亚发起了"库布孜青年培养计划",目前已培养出12名非遗新秀。她常说:"传承不是守旧,而是要让古老艺术活在当下年轻人的心里。"正是这种开放包容的传承理念,让哈萨克民歌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艺术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Sania

沙尼亚的艺术魅力在于她永不停止的创新步伐。她大胆将铁尔麦即兴诗律融入电子编曲,创作的《数字草原》系列在2024新疆流行音乐展上引发热议;开发的"库布孜+摇滚"表演形式,让代表作《骏马图腾》在抖音平台收获千万播放量。这些创新尝试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民歌的刻板印象,为非遗保护开辟了新路径

她的学术研究同样令人瞩目。2021年,她在中央音乐学院的研修成果《哈萨克民歌的频谱分析与保护》被列入自治区重点课题。与此同时,她坚持深入阿勒泰牧区采风,建立了包含187首濒危曲目的全疆最完整哈萨克民谣音频档案库。这种"学术+田野"的双轨模式,为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


文化价值: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Sania

沙尼亚的艺术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她是全国罕见的集铁尔麦弹唱、库布孜演奏、流行改编于一身的"三栖"艺术家;她的作品成为哈萨克斯坦国立艺术大学的研究案例,被誉为"中亚民歌现代转型的范本";更重要的是,她始终坚守"艺术为人民"的初心,从牧民毡房到卫视舞台,用歌声连接起不同族群的心灵。

"民歌不属于殿堂,而属于马蹄踏过的每一寸土地。"这句话道出了沙尼亚的艺术哲学。当她在2024年流行音乐展的领奖台上绽放光芒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歌者,更是一位文化的守护者、创新的探索者、时代的见证者。

沙尼亚·吾那尔汗身上,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的无限可能,也看到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正如她所说:"真正的传统,永远活在当下的创造中。"这或许就是这位草原歌者带给这个时代最珍贵的文化启示。

来源:昌吉州党委网信办

编辑:王 威

监审:罗 青

终审:吴 涛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发布网信政务信息

解读网信政策法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