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鸡是人们很熟悉的一种家禽,不论是养殖还是食用,人们都很熟悉,但是其实在人们还不知道的情况下,一些十分珍贵的土鸡品种就已经悄然消失了。
在每个地方,都会有各自的特色,不同的地方养出来的鸡也是不一样的,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就有着一种夜色鸡种,它还是著名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原料之一。
在当地已经有700多年的养殖历史,而如今人们想要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一只纯种的都十分困难。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鸡种呢,它又为什么会走进濒临灭绝的困境中呢,现在人们是否还能再见到这种鸡呢?
«——【·全省搜寻·】——»
这种鸡的名字叫做白绒乌骨鸡,这是它在福建省的叫法,在江西省它被叫做泰和鸡,在广东则叫竹丝鸡。
作为一种优质的且独具特色的地方鸡种,它曾经在我国的多个省份都有分布,在1980年时,相关部门还曾做过统计,仅是泉州一个市就饲养了4.5万只,数量规模很可观。
尽管白绒乌骨鸡具有极高的生态与经济价值,但它和其他地方鸡种一样,正面临着濒危甚至灭绝的威胁。
随着现代养殖业对产量和效率的追求,生长快、出肉率高的白羽肉鸡和褐壳蛋鸡成为主流,传统地方鸡种由于生长慢、个体小、产蛋少而被边缘化,种群数量迅速下降。
与国外引进的鸡种相比,白绒乌骨鸡生长缓慢,至少要半年才能出栏,时间慢了三四倍,并且体重只有3斤左右,吃的还比白羽肉鸡多,下蛋也少。
在经济效益上,白绒乌骨鸡明显比不上外来的鸡种,于是就逐渐被养殖户弃养,数量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减少。
由于长期忽视地方品种的种质保存,加之缺乏系统的选育体系,白绒乌骨鸡等鸡种的原种资源正在丧失,部分甚至出现杂交退化现象,原始基因被逐步稀释。
一些外来鸡种和白绒乌骨鸡杂交,白绒乌骨鸡虽然变得更大,长得更快了,但是它们的基因也在被逐渐“稀释”,纯种越来越少,以至于人们即便找到了白绒乌骨鸡,也只是相似,基因并不纯正。
还有,随着城市化发展,许多原本适合地方鸡种生长的林地、山地被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被破坏,也进一步影响了鸡种的生存空间。
以致于后来它们的种群数量一再减少,甚至已经找不到一只纯种的白绒乌骨鸡了。
在进入到21世纪之后,国家格外重视对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始寻找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地方品种,白绒乌骨鸡也是其中之一。
2002年,中国农科院的专家陈宽维来到了福建省,在当地研究员江宵兵的陪同下,在全省范围内开始寻找白绒乌骨鸡,但是结果令人失望,一只都没找到。
«【·白绒乌骨鸡的保护·】»
江宵兵对此感到十分惊讶和难过,但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希望,他认为白绒乌骨鸡曾经在福建省分布那么广泛,养殖数量那么大,不可能会轻易绝种的。
不过他也知道,想要证实自己的猜想就要拿出证据,找出白绒乌骨鸡,他开始在一些偏远的山村中寻找,这里是最有可能还有白绒乌骨鸡的地方。
他动员了很多地方的兽医站,发动一切力量去寻找,挨家挨户的去问,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莆田率先传来了好消息。
负责在莆田寻找白绒乌骨鸡的是当地兽医站的站长肖庆龙,他深知养鸡的农户有千千万万个,养殖的乌骨鸡数量肯定也不在少数。
为了能够最快辨认出白绒乌骨鸡,他就将白绒乌骨鸡的10大特征全部都打印在了纸上,拿着去比对寻找。
曾经在1985年出版的一本有关福建省畜禽资源的资料上,详细记录了白绒乌骨鸡的10大特征。
雪白羽、丝绒毛、乌黑体、桑葚冠、青铜耳、橄榄头、缨毛顶、连毛胡、多毛脚、五六爪。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找到了一些外形接近白绒乌骨鸡的鸡种,工作人员们将这些鸡全部买下带回去。
但是也有一些养殖户并不愿意卖,其中有一位老太太养了十多只,但是她表示这些全都是留着下蛋给她孙子吃的。
最终还是在工作人员的一再劝说之下,并给出了高价才买下了其中的几只。
在这一番寻找之后,人们一共找到了100多只鸡,它们都被暂时安放在一处车库里,之后江宵兵给这些鸡全部采血之后,将血样寄给农科院。
经过对这些血样的监测,专家给出了结论,这些鸡的基因和白绒乌骨鸡的相似度比较高,可以确定它们并没有消失,再次被找到了。
然而意外却再次出现了,因为这些鸡几乎全部都是从偏僻的深山中找到的,它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一下子无法适应,并且本身也没有注射过疫苗,因此就集体感染了病毒,很快就一只都不剩了。
但是拯救即将消失的白绒乌骨鸡的工作并不能停止,于是专家们再次踏上寻找之路,吸取上次的经验,这次一共找到了370只接近的。
接下来就是要进行保育和提纯复壮工作,繁育出真正的白绒乌骨鸡。
白绒乌骨鸡是一种具有独特经济、营养与药用价值的地方优良鸡种,以其独特的白色羽毛和黑色皮骨而著称。
保护白绒乌骨鸡等地方鸡种,不仅仅是为了保留一种传统家禽,更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农业多样性。
地方鸡种作为中国畜禽遗传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基因资源,是抗病、耐寒、耐热、耐粗饲等优良性状的重要基因库,对未来育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像白绒乌骨鸡这样的地方畜禽品种一旦消失,人们就很难再将其找回来,即便现在找到的这些,其中也都没有纯种,只能后期经过人工繁育,重新培育出纯种。
在保护的前提下,当地也在积极地开发,希望将白绒乌骨鸡重新推向市场,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优质鸡种并选择它,这也是保护这一优质地方畜禽资源的有效办法。
参考:
东南网《“一只鸡”与“八头猪”的血统保卫战》,2023-4-25
千龙网《三农科普|丝羽乌骨鸡的十大特征》,2024-8-20
光明网《「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㊸」江西:泰和乌鸡变富民“彩凤凰”》,202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