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国以来,新中国就备受内灾外乱的挑战,也是在一次次的灾难之中我们才能不断的成长,但无可否认的是一次次的灾难也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打击,也深深影响了一代人的命运。

建国以来我们历经千帆,每一次大灾带给我国的经验教训都是宝贵的,而至今轰动全国的大灾一共有六次,每次都让无数人流离失所,过后又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资源进行重建工作,对我国的经济与后勤支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一、

1976年7月正值夏日,天气相当的炎热,唐山的居民都在想办法避暑纳凉,人心也是日渐浮躁。

28日深夜,唐山居民都在家中熟睡,凌晨3点42分,一阵地动山摇袭来,人们都被惊醒,所有人四下奔逃,但地震来的太过突然,震级又达到了7.8级,除了部分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外,大多数人都被掩埋在了废墟之下,百年工业城市唐山几乎被夷为平地。



第二天早上,中央迅速进行了部署,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救灾办公室。28日上午8点,第一书记刘子厚和煤炭部部长肖寒立即搭乘飞机前往唐山。

前往唐山负责施救的领导们在报道中就初步了解到了唐山的状况,,但在到达现场后,唐山市的受灾情况还是远远超出了众人的预想,当时负责救援的万海峰在多年后还记得第一次飞抵唐山时看到的画面,到处都是坍塌的建筑,水泥地上已经被撕开了一道道的口子,官兵们不停抬着受伤的人,伤者脸上都是灰和血交织的痕迹,耳边都是伤者的哀嚎,闻者也不禁感同身受。

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领导们在简单汇报情况后就迅速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当时缺乏大型起重工具,为了救人,战士们就徒手搬开石块,许多人的手抠破了,指甲扣掉了,血流了一地都不敢停,大家知道每耽误一秒就是一条命,谁都不敢在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医务人员也在旁边不停的抢救伤者,力争挽救每一条性命。



在众人的努力之下,唐山的救援工作终于是结束了,据统计此次地震总共造成了24万人死亡,大地震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永远抹不去的伤痛,但是唐山人民也展示出了在灾难面前不屈的勇气和重建家园的决心,实在令人敬佩。

二、

说到大兴安岭,人们能想到的就是这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林海,是国家最重要的生态保护中心,栖息着多种野生动物,有着丰富的能源,但许多人也不知道,在1987年这片美丽的林海也曾遭受过火的炙烤,这也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场森林火灾。



1987年春季,大兴安岭的雨季迟迟没有到来,山中常刮大风,在大兴安岭林场上班的工作人员们都小心翼翼,他们知道这种干燥多风的春季最容易起火,大兴安岭到处都是百年大树,一旦起火就必然四处蔓延,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人人的心都系在了腰带上。

1987年5月6日,大兴安岭的几处林场发现了火情,林场工作人员迅速出动,经过一天一夜的扑救,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这时只需要把余火清理干净即可,扑火队员的心也算是放了下来,就等着工作做完了就回家休息。

但人算不如天算,这天突然刮起了8级的强风,两处火场的火情死灰复燃,在古莲火场,大风将火舌从地面卷上树枝,火势连成了一片,将森林都染成了大红色,这么严重的火情已经是众人无法应对的了,为了保障安全,扑火队马上撤回了县城。

火情的发展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在大风与密林的加持之下,火势迅速向周边城镇发展,当天晚上8点,山脚下的西林吉镇被大火吞噬,随后大火又烧向了其他的几个小镇,短短的几个小时就毁掉了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

这场灾难震惊世界,中央迅速做出了指示:“不准饿死一人,也不准冻死一人,要让灾民有衣穿,有医疗,有学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援助也迅速涌入了灾区,在众人的努力下,大火历经多日终被扑灭,灾民也得到了很好的安置,但是这次的火灾仍然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有五万余人受灾,211人葬身火海,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5亿元,经过多年的建设,大兴安岭才终于恢复往日的景象,但是这次的灾难带给大家的教训还有很多。

三、

1998年的6月与往年大为不同,自中旬开始大雨一直就没停过,住在江边的居民看着日渐上涨的河水都十分惊慌,生怕哪天洪水直接冲垮堤岸向着岸边而来了。

人们的祈祷对于已经发疯了的天来说是不管用的,很快多地的水位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监利、莲花塘等水文站的水位达到了38.31米,35.80米,一场旷日持久的抗洪行动正式爆发。



为了抵抗洪水,有十多万官兵亲赴前线,冒着浑浊湍急的河水救人救堤,如果洪水冲破阻隔,那么岸边的居民生命将收到威胁,多年以来的建设成果也将毁于一旦,因此在场官兵没人敢喊累,也不敢缺席前线的抢战。

9月22日,在历经近三个月的治洪后官兵们才全部撤离抗洪第一线,9月25日,肆虐多日的洪水才终于完全褪去,这次的洪灾让一亿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2550亿元。



这次的洪灾也让我国开始着手进行长江边上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多日来的大雨是洪灾的主要原因,但是长江流域持续砍伐树木,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乱占河道也是洪涝成灾的重要原因,在多年的环保政策之下,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已经大为改善,如1998年一样的大洪灾也不会再次出现。

四、

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它曾像一位不速之客一样降临我国的南方,并且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其来势之汹汹,造成的危害之大至今令人心悸。

2002年11月,一位在佛山居住的中年男子因为发热、头痛等病状来到了医院进行救治,起初医生只给他服用了一些常规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在三四天后,病人的肺炎症状越发严重,11月25日,他被紧急转送到了佛山市第一医院。



几乎是同一时间,深圳的一名男子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起初他也只以为是普通的感冒,但他的情况却恶化的相当快,在入院几天后就被转入了ICU进行观察,随后为他治疗过的几名医护人员都有了和他类似的症状。

随后广东省内的广州、中山多地都出现了类似的病例,接诊的医务人员也不断有人被感染,社会上的传言渐渐多了起来,到了1月22日,广东省正式用“非典型肺炎”来命名这次的传染病,2月6日,广东的非典进入到了高发期。

不断扩散的病例迅速引发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各大药店门口排满了恐慌的民众,一些抗病毒药品直接被卖到脱销,而往日热热闹闹的各大娱乐场所门可罗雀。

随着广东非典疫情的不断蔓延,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非典患者,人们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疾病的害怕,社会上骚乱不断,到了2003年4月20日,卫生部公开召开发布会,介绍了当时的非典病情,并且对病情防治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此走上了控制非典疫情的大道。

6月24日,非典感染患者正式清零,截至这天,中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患者5327名,死亡348名,笼罩多日的非典阴云正式结束。

五、

2008年,一场8级地震袭击了汶川,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震发生时,杨加辉正在山脚的砂石厂打工,当地震发生时,天空被烟尘遮蔽,一声声巨响在袭击着他的耳膜,山体都在摇晃,不停有巨大的山石滚落,他既看不见也站不稳,直到强震过去之后,杨加辉才敢睁眼,但眼前早已一片狼藉,什么都不剩了。

强震迅速吸引了全国人民的帮扶,各地部队、医务人员、志愿者都奔赴汶川进行救援,基础设施全部被毁坏,为了救人,官兵们不畏余震危险,只身踏入地震灾区展开拉网式搜索,历经多日的救援,最终汶川地震造成了六万余人遇难,一万多人失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八千多亿,一场地震为2008年蒙上了一层阴霾。



六、

2008年初,长沙飘落了一场大雪,俗语说“瑞雪兆丰年”,人们都喜欢雪中美景,但谁也想不到这次的雪却会持续那么久,那么长。

年关将近,人们都踏上了回家的路,但是一场场的大雪阻拦了旅人的行程,人们都希望雪可以赶紧停了,但是天上的雪却下个没完,最终这场暴雪波及了全国20个省份,大约1亿人的生活受到了影响。



对湖北和湖南两省来说,这次的恶劣天气百年难得一遇,安徽持续降雪了24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长的一次,由于长期的雨雪天气,多个省市的线塔被雨雪压垮,大批县市断电,许多旅客被迫滞留,1月30日,广州地区滞留的旅客达到了80万,火车站广场都是一片黑压压的人头。



而受到打击最大的就是农业,多个省份的农田受灾,绝收达到了2530万亩,倒塌房屋达到了35万间,一场雪灾下来让大片的森林倒下,多年的植树造林运动功亏一篑,而最终这次的雪灾导致了1516亿元左右的损失。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多次灾害,而这六次的大灾是其中损失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也是在一次次的灾难之中,我们不断的总结经验,力争用最好的方式处理天灾,让人民少受其害。

参考资料

《中国天气》:2008我国南方出现罕见雨雪冰冻天气

《澎湃新闻》:2003年抗击非典回眸

《澎湃新闻》:我们为什么要铭记汶川大地震

《环球网》:百年瞬间—唐山大地震

《中国气象报社》:深度报道:从2016回望1998年特大洪水

《新华社》:聆听“火”的教训—走进大兴安岭“五-六”火灾纪念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