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下旬印控克什米尔的枪击事件爆发后,印巴边境局势就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就在这两天,印度突然发动代号“辛杜尔”的空袭行动,对巴基斯坦本土和巴控克什米尔多处目标发射导弹,导致8人死亡、30余人受伤。一时间,南亚次大陆再度弥漫战火气息。



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印军空袭搞得猛烈,但战果却大跌眼镜。据最新消息显示,巴基斯坦方面全军迅速出动,不到12小时,就宣称击落了包括“阵风”和米格在内的5架印军战机。别小看这几架,它们正是印度空军的王牌机型。

说白了,这一胜利跟巴方近年来引进的中式武器体系紧密相关:从JF-17“枭龙”、歼-10CE,到霹雳-15E远程空空导弹,再到红旗-9P防空系统,几乎是一套齐活的组合拳。由雷达先发现,战机锁定目标,导弹一击即中,防空系统再来“兜底”。

战果已然赫赫,巴基斯坦也并不满足于此。巴基斯坦方面不仅进行了防御,还进行了反击。据外媒消息,巴军地面部队随后把火炮直接对准印控克什米尔前沿哨所。

多枚炮弹精准覆盖,直接把对方的掩体和观察哨打得七零八落,不少哨所被迫后撤,而按传回来的照片显示,一些哨所甚至还举起了白旗。

印军节节败退,形势已然不妙。尤其是信德省平原地带,那可是机械化部队的必争之地,一旦失守,对防线影响很大。巴军趁着空战优势,一波猛攻,迅速稳住了局面。



其实,印度方面显然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和水平。

印度把这次行动打成“反恐打击”,想借此揽取道德高地。而此时对巴基斯坦发动攻击,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不仅能够转移国内矛盾,还能树立莫迪自己的个人形象和光辉的政绩。至于军事实力,印度从来没想过会输给巴基斯坦。毕竟,印度有阵风、苏-30等各式先进战机,各方面的兵源、军备后勤保障都优于巴基斯坦。

但谁曾想,印度不仅丢了人,还把自己的弱点清晰的摆在外界,俨然有新一轮“德里保卫战”的可能。巴总理甚至称,若非是巴军克制,印度战机至少可打下10架。

这样一来,莫迪可是坐不住了。据消息称,事发之后,莫迪政府连夜给美国、俄罗斯、英国、阿联酋、沙特等国发情报,想拉一票盟友帮忙施压。但事实是,西方国家当前在中东和乌克兰火线都抽不开身,实质援助可期待不大。而且,“先打再说”的做派,早就让不少国际舆论皱眉头。



不过,若说巴基斯坦想继续冲突,扩大战争,怕是并无可能,印度已被敲打,见好就收方是正道。毕竟眼下,谁也扛不起全面战争的高昂代价。

印度要是再往死里打,国际压力跟经济压力双管齐下;巴基斯坦往前冲,也得顾忌国内承受能力。看来,最实际的出路还是通过外交斡旋,先搞个短暂停火或换俘协议,都比继续打下去强得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