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像两套共用一堵墙的“一房一厅”套房:上为心房,下为心室。中间的墙(房间隔和室间隔)防止血液自由流通,必须通过泵送系统循环全身。若左、右心房间的墙出现破洞(房间隔缺损),左心房的血液就会流向右心房,形成异常分流,这就是房间隔缺损的危害根源。


25岁的患者杨女士和35岁的患者余女士都被确诊为房间隔缺损,为彻底解决病痛,她们慕名来到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入院后,经过细致的术前准备,马江伟主任带领团队为两位患者实施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该术式拥有手术用时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手术首先局麻穿刺患者大腿根部股静脉,并经血管通路将封堵器送入房间隔缺损处,释放后,成功将房间隔封堵,术后心超显示,未见分流,封堵成功。两台手术仅耗时28分钟和39分钟,术后第二天,患者康复良好,安全出院。



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奉贤区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填补了奉贤区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未来,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有望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早期患者一般无症状,右心增大和右心室功能不全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往往到40岁以后才出现。随着病情发展进展到中后期,可出现以下症状:

1.右心衰、食欲缺乏、腹胀、下肢水肿等;

2.肺动脉高压 运动疲劳、活动耐力下降、劳力性呼吸困难等,晚期约有15%患者因重度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向左分流而出现发绀,形成艾森门格综合征;

3.心律失常、心悸等,易合并房扑和房颤。

4.其他。反常栓塞、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但极少数患者也可能在早期出现此临床表现,需要早期干预。


房间隔缺损的危险性会随年龄增大而不断增加。越早发现就能及早介入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报送:沈群(区卫生健康委)

编辑:夏阳

• end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