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深圳罗湖区南湖街道的东乐宿舍,这是一个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个7层老楼了,2024年7月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两部不用住户掏钱安装的共享电梯正式启用了。
但是这一次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既然是没有花小区住户的钱的,这次呢是换了一种新的方式,那么装好电梯以后就是谁坐电梯谁付钱。
东乐宿舍的4户人家曾经为了装电梯就整整吵了三年了,按照传统的模式,政府补贴以后每户还要掏个3~10万,顶楼的住户甚至要承担近10万的一个费用。
社区副书记方思念士回忆道,有老人拄着拐杖来哭诉,但是每次谈到要钱就谈崩了,直到2024年引入了共享电梯以后,全楼的居民全票通过了。
这种模式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它就是安装不要钱,神州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是全额的承担所有的一个建设的65万费用,政府再补贴了30多万的费用。
等这个使用的时候就按次收费,单次0.2~0.85元不等,具体的话是按楼层来进行计费的,AI人脸识别自动进行扣费。
这个责任也做了明确的分明电梯的产权是业主和企业是各占50%,企业是包揽了15年的一个维护保险,电费等。
有一个5楼的住户李女士是算了一笔账,以前自己筹钱要掏5万块钱,现在每天按4次来算的话,每次是0.5元的一个计费15年,总费用也才1万多,还不用操心维修的事。
相当于是把装修钱存在了银行,利息都够他们坐电梯的费用了,还有就是系统会通过APP公示他们的账单,有意义的可以在线申诉,临时访客还能扫码支付。
神州通力总经理彭伟士透露了他的商业逻辑,政府补贴已经覆盖了近的成本了,15年的收费权再加广告的收益,是能对冲风险的,自有的工厂生产又压缩了他们的造价成本。
哪怕是10年回本,后5年也是他们的纯利润了,如果能提前回本还可能会降价。目前这个公司在深圳已经签约了300多台电梯,占全市加装量的30%了。
现在罗湖区还出台了新政策,25年前验收的电梯每台高是补贴到35万,加装电梯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成立专项的工作组,从设计到验收全流程护航。
不过这个政策也是直接地见效了,截至2025年的3月份,全区已经建成了28台共享电梯,另外有70台还在施工中。
虽然是合同上写着15年不涨价,但是还是有网友是担心的,电梯企业亏损会不会跑路呢?那么电梯老化维修谁来兜底呢?低层的住户采光噪音有没有补偿的问题?
根据住建部的数据显示,全国需要加装电梯的老旧住宅超过200万部,而深圳的经验也是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这种方式政府补助一点,企业再投入一点,居民付一点点,再加上智能计费来化解收费的问题。
现在很多大城市已经开启了类似的试点,你认为这种方式能普及到全国吗?对于这事你有什么看法?
本文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南方都市报》《读特新闻》等权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