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个热门话题:“什么样的女人,过得最幸福?”
底下的留言区五花八门。
有人说:“每天能有空闲做自己喜欢的事,像我妈,退休后在家养花、跳舞,还学画画。这就是最幸福的。”
有人说:“孩子懂事,自己也能过得自在,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有人说:“真正幸福的女人,是那些会爱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女人。
她们会投资孩子,也会投资自己,给自己买喜欢的东西,这样的女人最有福气。”
同样是关于幸福的讨论,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但也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
不禁感慨:一个女人有没有福气,爱不爱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
那些在孩子成长中无私牺牲,却忘了好好爱自己的妈妈,往往在年老时才惊觉,自己从未真正享受过生活。
可有些妈妈不一样,她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始终记得善待自己。
正如一句我很认同的话:
一个女人有没有福气,看她的孩子就知道了。
因为从孩子身上,能看到一个女人是否对自己用心、生活是否顺遂。
小区里,有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小朋友小雅。
她性格开朗,无论遇到谁都能热络地打招呼:“爷爷奶奶好!叔叔阿姨好!”
更重要的是,小雅小朋友情绪稳定,遇到问题不气恼,而是积极解决。
有一次,社区组织五四汇演,别的孩子在台上紧张得脸红脖子粗,就她,大大方方地跳着自编的歌舞,跳错了就吐吐舌头、卖个萌,气氛一下子就被盘活了。
还有一次,几个小朋友因为小雅的玩具吵得面红耳赤,都想要玩。
气氛一度剑拔弩张,眼看着几个孩子就要打起来了,小雅乐呵呵跑过去,对他们说:
“要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猜拳决定谁先玩,好不好?”
一句话,一个表情,轻松地化解了一场“危机”,几个小朋友又开开心心玩到了一起。
接触的时间久了,小区里的家长,都好奇如此一个活泼好动、见人就笑的小姑娘究竟如何养成?
直到去她家做客,见到了小雅妈妈,才发现一切有迹可循。
小雅妈妈,李女士,就是一个爽朗健谈,积极阳光的人。
她肤色红润,眼神明亮,一家人的气氛和谐温馨,李女士浑身都透露一种从心底散发出来的幸福感。
美国洛杉矶大学心理学家加利·斯梅尔曾说过一个观点:
情绪是具有传染性和扩散性的。
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身边人的暗示和影响,而对孩子而言,这个人就是妈妈。
心理学上将这种行为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就像一个网友@tvmenofOz写道的那样:
人脑的发育状态,特别是情绪这一块,主要取决于家庭的氛围。
当一个孩子成长在一个绝对阳光且情绪高涨的环境中,他的压力器官就会非常‘弱’。哪怕在高压环境下,也能镇定自若。
一个家庭里,如果孩子活泼开朗、眼中有光,不用怀疑,家里的氛围一定是松弛愉悦的,妈妈多半过得幸福、舒心。
相反,一个家庭里,如果孩子灰头土脸、消极悲观,不必想,家里的气氛一定是死气沉沉的,妈妈多半过得焦虑、烦躁。
毕竟,处在正能量满满的家庭中,才能养出高能量的孩子。
妈妈过得快乐、情绪稳定,孩子才会有样学样,性格大方、不骄不躁。
前些天,一位当班主任的朋友信誓旦旦地和我说:
我不用去学生家里,就能分辨出哪些孩子的妈妈过得顺,哪些孩子的妈妈生活是一地鸡毛。
她还给我举了个真实案例。
她说班上有两个同学,成绩相当,但外在形象却截然不同。
一个女生每天梳着高马尾,衣服清爽整洁,课桌干干净净,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平时的穿衣风格也很在线;
另一个男生头发乱糟糟,经常头发过耳还没有剪掉,衣服、鞋子上总是有污渍,在班上的表现也偏内向。
后来,家长会上见到了两位孩子的妈妈。
结果不出所料,前者的妈妈,打扮精致时尚,言谈得体,知书达理。
而后者的妈妈,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双手全是老茧,眉眼间尽是沧桑。
试问,难道是这位妈妈,不喜欢打扮自己吗?
当然不是,如果这位母亲有时间、有精力,相信她很愿意花几十分钟梳理一下头发,化一个妆,换一身美美的衣服。
只是,她没有。
就像一位自媒体博主@向上的阿灿说的一样:
每一个女人,内心都有一个小女孩,都爱美,只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白天要早早起床,做早餐、接送孩子、然后匆匆赶往公司上班;
晚上下班后,本该有属于自己的放松时光,又要忙着收拾家务,辅导孩子作业,细碎的事情一大堆。
等忙完这一切,早已又累又困,哪有心思在打扮上花费精力?
之前,听过一个教育专家说:
“有什么样的妈妈,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认同之余,十点君也有些疑惑:
这句话是否给妈妈太多的枷锁和重担?
因为,如果妈妈自身没有过多的生活琐事牵绊,且生活得从容自在、内心充盈幸福,自然会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来养育孩子。
十点君相信,每一位妈妈都愿意好好打扮自己、提升生活品质,做孩子成长路上的优质榜样。
就像心理学上曾说的:
幸福的妈妈,才更有耐心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成长和需求;
幸福的妈妈,才能够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支持,帮助孩子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
所以,如果非要强调“妈妈对孩子的影响”,十点君认为:让妈妈过好,孩子自然会变好。
抖音上,看过这样三个视频,颇为感动。
第一个视频中,小男孩放学回家,看到妈妈脸冻得通红,正站在寒风里瑟瑟发抖。
他赶紧脱下自己的围巾,往妈妈脖子上戴,嘴里还说:
“妈妈,戴我的围巾,这样就不会冷了。”
他又把自己的保温杯递到妈妈面前,用稚嫩的声音说:“妈妈,喝水。”
无独有偶,网友@姗姗来迟 也分享自己的经历。
前几天,她突然感染甲流,高烧不退,恰逢先生在外地出差,家里只剩下10岁的儿子。
她打算让在隔壁市的婆婆来照顾自己时,儿子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大惊喜”。
倒水、熬粥、做有营养的鸡蛋羹,讲故事逗她开心……
她想吃水果了,儿子就剥好亲自喂到她嘴里。
每隔一段时间,孩子还有模有样地拿着体温计,帮她量体温,还安慰妈妈说体温在慢慢恢复正常。
到了晚上,孩子还像先生一样守在床边,他不敢睡去,怕妈妈在夜里有什么需要。
网友说:“那几天,身体是难受的,但心是甜的。”
还有一位来自青岛的网友分享她的故事。
青岛的一家早餐店里,小男孩系着围裙,手法娴熟地擀面皮。
问他为什么不在家多睡会,他说“睡不踏实”,心里一直惦记着辛苦的父母。
再问他“别人放假,你要来干活,会不会心里有气”,他摇摇头说:“没有,帮爸妈比玩重要。”
一个自媒体博主曾说:
想知道一个妈妈有没有福气,多看看孩子对待她的态度。
因为孩子对妈妈的态度,往往就是家庭其他成员的投射。
很认同一句话:一个知冷知热的孩子,便是这世上最美的遇见:
一个有福气的女人,拼的从来不是资产,而是困难时,孩子能够理解你的不易;虚弱时,孩子为你默默撑伞。
每次坐上飞机,都会看到一个安全提醒:
如果飞行中发生突发状况,父母要自己先戴上氧气面罩,然后才是孩子。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只有家长安全,才有可能照顾到孩子。
同理,你顾好自己,才能顾好孩子;你优秀了,孩子也会跟着优秀。
但十点君发现: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更多的精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导致我们身心疲惫,心理内耗,甚至情绪不稳定。
殊不知,妈妈做好自己,爱自己,发自己的光,才能照亮孩子。
具体可以怎么做呢?这三方面要牢牢记住:
一、明确自己的主线,不被琐事淹没
作家李睿秋提出一个观点:
人生一定要明确自己的主线任务。
但身边的很多妈妈总是忘记这一点。
似乎一旦有了孩子,所有的能量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处处为孩子发光发热,全然忘记了自己:
有一些妈妈,为了孩子忍痛牺牲自己,放弃自己的工作和未来;
有一些妈妈,为了辅导孩子功课,再也没有拿起过曾经喜欢的书籍,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也有一些妈妈,为了孩子能吃好穿好,自己省吃俭用,很少买新衣服,也没有时间去和朋友交流。
所以,十点君想让大家先问自己一个问题:
除了孩子和家庭,还有什么对你来说是最重要和最想做的?
如果你想不到,不妨试试下面这个方法:
找一个空闲的时间,拿出一张空白的纸张,用自己最舒服的姿势坐下来,调整好呼吸。
然后想象3-5年后的自己,尝试回答下面问题——
你会在哪里?正在做什么?有什么画面?
心情如何,是愉悦还是烦躁?
你的周围有什么?谁在你的身边?
这其中让你感到开心快乐的是哪些事?那个瞬间的你在做什么?
记下这个画面,它就是你内心深处的热爱,和你想做的事。
当你做完上面的步骤后,你就能够明确自己的人生主线。
剩下的就是,分配自己的时间,同时记住一个原则:
当感觉自己花在家庭和孩子的时间精力远超50%,并且感觉心力交瘁时,提醒自己停下来,再次回归人生主线任务。
二、保留社交圈子,不仅仅是做妈妈
看过一个话题讨论:“当妈之后,你的社交圈变了吗?”
网友@乐淘淘说:曾经的闺蜜姐妹、饭搭子,当妈之后,都一点点消失了。
宝妈@娟姐说:生活变成了三点一线——“卧室-厨房-厕所”,生活真的过成了“柴米油盐”。
以至于,许多妈妈生完孩子后,不经意间就陷入了“母职陷阱”。
她们的角色不再是女人,不再是自己,而只剩下了表面被歌颂,实际被工具化的“母亲”。
好像整个人都必须与家庭捆绑,和社会脱节。
但正如电影《大巴上的女孩》中格蕾丝说的:
亲爱的,你的生命属于你自己。
成为母亲之前,你首先是自己。
成为妈妈后,也并不意味着交付全部的自己。
你可以继续拥有自己的社交圈、自己的朋友、周末可以和姐妹喝喝茶、聊聊天。
别人对你的称呼,也不应该是xx妈妈,而应该是xx女士。
三、建立“妈妈需求优先”时刻
前两天,发生了一件很小,意义却很大的事。
吃晚饭时,盘子里只有两个鸡腿,女儿把一个放在自己碗里,另一个给了先生。
我问:“为何不给妈妈吃?妈妈也没有鸡腿呀。”
女儿回:“妈妈每次都说让我们先吃,所以我就给爸爸了。”
童言无忌,却有些心酸。
毕淑敏在《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中写下过一句话:
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
如果你都不在意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那么别人又有什么理由来爱你呢?
所以,从今天起:
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一下,给自己一点停歇的时间;
病了,就不要硬扛着,丢下一切,吃完药好好睡上一觉;
难过了,不要委曲求全,痛痛快快大哭一场,把压力释放出来。
置顶自己的感受,为自己撑一把伞,是每一个女人都应该习得的人生课题。
母亲节快到了,十点君祝所有妈妈节日快乐。
希望每一位妈妈都不必被道德绑架,不必让沉重的枷锁束缚,大胆追求自由与幸福。
在“母亲”的角色之外,你们同样是独立的个体,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兴趣与生活方式,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