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浙江嘉兴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卖场开业,因名称与知名品牌“胖东来”高度相似引发争议。该卖场发布的开业视频显示有明星助阵,其账号显示位于嘉兴海宁市。5月2日,“胖东来”回应称已取证并发出律师函。天眼查显示,“胖都来”成立于今年2月,经营范围包括商业管理等。此前,多地商家抢注“胖东来”相似商标(如“胖东莱”)均被驳回,目前处于无效状态。


位于浙江嘉兴的“胖都来”卖场。图/胖都来微信公众号

从“胖东莱”到“胖都来”,还有胖东升、胖西来、胖南来、庞贝来……整个一 个“胖字辈”大联欢,有点儿黑色幽默的意思,但却让人笑不出来,因为疯狂碰瓷“胖东来”的现象,折射出了投机者的无耻、监管的疲软。

“胖都来”们并非不懂法,而是太懂钻空子。用一字之差玩文字游戏,明目张胆收割消费者对“胖东来”的品牌信任,这不是商业竞争,而是对于胖东来良好声誉的非法抢劫!另外还应该注意到,山寨店名更多在县城、乡镇疯狂生长,部分地区监管部门揣着明白装糊涂,用“促进就业”“搞活经济”当挡箭牌,对“胖都来”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际上这样短视的“地方保护主义”,破坏了真正的创新土壤,反而是害了本地的企业和经济。

胖东来真正的护城河,从来不是名字,而是把90%利润分给员工的举措和种种“人性化服务”,是顾客雨天被员工打伞送上车的温暖贴心。而“胖都来”沉迷于碰瓷儿名牌、蹭流量搞快钱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消费者追捧胖东来,不是冲着这三个字,而是冲着名字背后的人性温度。

面对山寨商标,司法需要更锋利的牙齿,监管需要更积极的态度。别让真正的“胖东来”们在维权路上孤独奔跑,中国品牌才能真正从“形似”走向“神似”,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来源:BRTV新闻

编辑:韩育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