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0日,中美在瑞士完成了第一轮会谈,此事吸引了全球关注。事后,美国财长贝森特一言不发地离去。有媒体放出了他在会谈期间的一张照片,虽然面带微笑,但怎么看都显得不高兴。
但对此事,特朗普却显得很兴奋。特朗普事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会晤”,中美双方“达成了许多共识”。而与此同时,《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披露,第二轮会谈很快就会进行,而且介入的中美高层可能会更多。看样子,美方上上下下除了一言不发的贝森特本人之外,其他方面都是很乐观的。
不过,现在各方比较关注的点在于:特朗普最终会把对华关税降到什么位置?前些天贝森特已经明确表示了,145%这个关税太高了,这是无法持续的。而特朗普前两天也抛出了80%和50%这两个数字,难道最终会降到50%吗?对此,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有自己的看法,他抛出了更低的数字,他认为:总统曾说过的34%才是正确的决定,这才是总统精心设计的数据。卢特尼克认为34%这个数字,已经算是很低了。
而根据白宫发言人的说法,美国对其他各国的基础关税将至少保持在10%这个基础上。也就是说,特朗普的终极目标极有可能是:对其它国家10%,对中国34%。
目前,特朗普政府明显在试中国的底,看看中国能否接受这样的方案。但很抱歉,现在主动权已经在中国手上。有3个问题,是需要大家思考的:
第一个问题,特朗普为何突然介入印巴冲突,主动要求两方停战?此前,万斯和特朗普明明都说过不管此事的。特朗普之所以突然介入,原因很简单:他发现印度真的打不过巴基斯坦。在美国的印太策略里,印度一直扮着着“牵制中国”的角色,但通过这次印巴交手,特朗普却发现:美国还是高估了莫迪。至此,我们可以说,南亚已经无法为美国所用了。
第二个问题,特朗普为何近期一直叫着要放弃斡旋俄乌停战?原因也很简单:他发现自己做了这么多,还是无法拉拢普京,无法让他背刺中国。所以,特朗普做这个事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三个问题,特朗普为何要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几天前,特朗普称已经跟胡塞武装达成了互不开火协议,这相当于是直接卖了以色列。特朗普这么做是因为,美国在中东做了这么多,始终无法让伊朗对美国认怂,更无法撼动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既然如此,他在中东做这些也就失去了意义。
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特朗普对印度、俄罗斯、伊朗的谋划全都落空了,他现在还能有什么牌可打?难道,真的指望小小的菲律宾在南海能牵制中国吗?不可能的,马科斯政府也就只能小打小闹,他们办不了大事。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除了把对华关税一点点往下降,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接下来,我们就等着他看他自己走下台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