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世联赛名单出炉了,我们看到了很多新人,也让笔者想到了巴黎奥运周期,那个时候蔡斌真的一套阵容打到底,替补几乎没有培养,这些都是赵勇需要吸取的教训!
先说替补,当时的丁霞和郑益昕带去当二换三用的,但其实就是一个摆设,基本没什么发挥吧?假如刁琳宇、龚翔宇有起伏了,也有只能被会下去冷静休息,这就是硬着头皮换的,全队上上下下都没指望这组上去能起到什么效果!
张常宁大概率是带去后排发球防守的,可是比赛过程中好像也没怎么用,真正一传有波动了也没用她,反而就是只用吴梦洁直接换朱婷。高意就一直在后面拍手吧,甚至都觉得她在替补席的角落都看不清场上发生了什么,一副迷离的状态。
好像整个这个替补席,都只是带去应对主力万一打不了不能上场的突发情况的,主力能打那就主力打到底,哪怕发挥一般。
感觉那个时期的蔡斌只会一件事,就是找到有能力胜任他体系框架的7个人就好,其他人卖人情的卖人情,没得选的没得选,终归就是边缘人物的存在。
奥运会只能带12个人,12个人在教练组看来竟然都嫌多!看看里约,主攻惠若琪刘晓彤张常宁在场上各自的作用,再看看徐云丽、颜妮、袁心玥都可以俩俩配对上场,杨方旭上场变节奏,龚翔宇也可以上去冲一冲,二传既需要魏秋月的沉稳老练又需要丁霞的快速多变,所以那个时候的替补根本不算替补,绝对主力只有朱婷和林莉,其他人都是轮换的,可以根据临场的发挥以及对手的特点有针对性部署。
反观巴黎,以为朱婷的加入就无敌了,以为没朱婷的时候队伍可以在世联赛拿亚军,队伍可以世锦赛仅仅遗憾输给意大利止步8强,以为强点的补足就可以把成绩再往上拉一拉拿个奖牌交差?但其实本质问题蔡斌根本没有解决,你这个队伍别人在研究你,别人在用12个人打你7个人,你又没有像里约那样能够有一个掌握绝对球权还能绝对拿分的攻击手。你没有底气和实力明打明,那你还搞一个固定的7仙女组合,不管替补的能力?
所以最后巴黎输就输在教练和整个团队的人员储备,我觉得哪怕你张常宁换成王云路,丁霞换成许小婷,郑益昕换成一个能砸的小将(2022年就开始培养),然后朱婷到后排就用王云路去保一传,前排看情况让小将吴梦洁也上去冲一冲,龚翔宇和刁琳宇的配合其实那个时候很快很流畅,那你二换三就许小婷和能砸的小将上去,扣球重一点的那种,那也是节奏的变化!
所以赵勇一定要吸取蔡斌的教训,一定要多多陪养新人,比赛的应变更及时,套路更多一点,这样才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