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荣国府当天,贾母吩咐人带她去拜见两个舅舅。这就是走一个过场。因为当时舅舅见林黛玉的可能极低。

封建社会男女之别很大。如果林黛玉是男孩,母亲去世来到舅舅家中,舅舅肯定要接见。但林黛玉是女孩子,由外祖母、舅母、姊妹和嫂子款待就好,不用舅舅特别的接见。


而错过了第一次的拜见,待时机成熟,舅舅再见外甥女,就是家常的见面,不受妹妹去世的影响,舅舅们在外甥女面前,就可以不用特别表现出悲伤情绪。也全了士大夫的体面。

不过按照规矩,无论舅舅见不见,外甥女总是要走一趟。这等虚礼也是那个时代所倡导的,需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待。

林黛玉跟着大舅母去拜见大舅舅时一切还属正常。尽管贾赦不见,也亲口交代了她一番话。但到了二舅舅家中时,二舅舅没见到,只见了二舅母,却有一个细节引起了后世读者的争议。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引第三回)

关于王夫人让林黛玉去上座贾政的位置,有观点认为是对林黛玉不安好心。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首先,不要忽略书中的人物现实。王夫人当时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成年人,林黛玉又是母丧投奔而来的七岁小女孩,王夫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她有什么坏心。之所以会让林黛玉去坐贾政的位置,也只是待客的礼仪。

王夫人见林黛玉的这处东廊小正房,属于是荣禧堂之外的第二客厅。荣禧堂以贾政为主,所以林黛玉先去那里,在去舅舅舅母的起居室耳房等待。


但贾政不见林黛玉,王夫人就不好在起居室等林黛玉。万一中途贾政要回来,林黛玉没去也不方便。所以选择在小正房接待林黛玉。

小正房中,炕桌分东西,东上首是贾政的位置,西下首是王夫人的位置。王夫人坐在自己的位置并无问题,按照礼节她也不能坐在贾政的位置上。

但林黛玉来后,就需要安排座位。根据待客的规矩,自然是面对面坐才合适,王夫人以客为大,请林黛玉上座也是无可厚非。就像后面林黛玉和贾母一起吃饭,也因为是客坐了上首位置。而如果贾政也同去和贾母吃饭,那个位置也只能是贾政才能坐。当然贾母的上首位,并非贾政常设座位,与小正房的并不同。

但小正房作为客厅,如果贾政不在,待客时自然可以便宜行事。林黛玉第一天来,王夫人势必要客气让上座,她就算坐了贾政的位置,作为千里迢迢来的贵客也并不如何。

但是林黛玉的良好教养让她第一时间就猜到那是贾政的位置,出于对舅舅尊重和礼貌,她才坚决不肯去坐。先按照晚辈礼仪坐在了地下。


王夫人肯定不能让外甥女坐地下,只能又再三再四拉她上炕坐。最终林黛玉才上炕傍着王夫人一边坐下,如此既与舅母亲近,不违拗长辈。也避免坐舅舅位置,全了礼仪。但如此一来,主客的位次就不分了。

这件事,本是王夫人的待客礼仪,林黛玉的教养礼仪的双重体现,若被解读为舅母对外甥女的算计就大可不必了。

将心比心,王夫人自己不能坐贾政的位置,林黛玉作为客人不能坐地下椅子,能坐贾政位置,只因守礼而不坐,那还能坐哪里?也只能胡乱挨着王夫人坐了。


挨着坐也好。王夫人与林黛玉贴身坐着就有肢体接触,后面听说贾母传饭,更是手牵手带着林黛玉去贾母房中。这些肢体语言都表明此时她对林黛玉有疼惜怜爱之情。二人的感情疏离,是在薛家来后,才日渐隔阂了起来。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