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城关区获悉,城关区自今年起全面启动洪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重点对辖区罗锅沟(东坪)、小砂沟、鱼儿沟、大砂沟(小沟)等4条主次洪道开展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生态修复工程等治理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洪能力,全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线,保障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针对辖区洪道淤积严重、行洪不畅等突出问题,城关区联合专业机构开展全域勘测,制定“一沟一策”治理方案。5月7日,在城关区罗锅沟东坪段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现场,记者看到施工队伍正紧张作业,工人们沿着蜿蜒的防洪道绑扎钢筋、架设模板。项目副经理车玉胤介绍:“项目主要治理河道总长2.69千米,并在规划治理范围内新建百年一遇排洪渠长度2688.3米,目前已完成渠道浇筑1500米,项目预计2025年11月全面竣工。”同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进入汛期以来该施工队每天开工前都要检查边坡支护和排水系统,如遇降水天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安排专人轮班值守,在洪道险段、低洼易涝区等关键点位24小时不间断巡查。
自进入汛期以来,城关区加大洪道巡查频次,采用“人防+技防”的新模式,引入无人机开展洪道巡查,实现精准监测、快速预警、高效处置。同时,组建专职巡查队伍,落实“每日一巡、雨前必查”制度,并广泛动员社区志愿者参与河道保护,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通过防汛预警监测平台,时刻关注气象信息、雨量信息等,及时发布预警短信、雨情短信,为全区防汛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雨欣 文/图
责任编辑:钟磊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