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美方官宣了将会和中方进行双边贸易谈判,美国财政政府贝森特还在媒体采访中特意表示:中美之间贸易谈判即将开启,就在5月10日的瑞士。

同一天,中方也是宣布这一次会谈是应美方请求才举行的,中方反对美方滥用关税立场的态度一直都没有变。



这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谈判内容,美国的“诚意”至关重要,而特朗普的态度优势非常让人可笑,不仅怕双方谈不下来,又怕让步太多了,丢了“面子”。

怕谈不成,又怕让步太多

白宫现在恐怕真是如坐针毡,美国国内经济警报频频拉响,物价飞涨,民众钱包缩水,企业库存告急,经济增长数据也是亮起了红灯。



根据今年一季度的状况来看,经济已经出现了缩水,而这对任何有政治抱负的领导人来说,都是非常担忧的事情。

为了解决国内问题,与中国达成协议,就显得非常迫切了,不难看出,这次美国是抱着“必须谈成”的念头来的,否则之前的种种折腾,恐怕真的就成无用功了。



在这次谈判,白宫在选人上面也是下足了功夫,为了就是增加这次“谈成”的概率,要知道,特朗普手下的,没有一个好对付的,但要论对华姿态最强硬、甚至堪称关税政策的主要设计师,当属纳瓦罗。

纳瓦罗之前的言行,说白了就是想将谈判引向撕裂的地步,当然美方也甚至,如果派纳瓦罗前去谈判,估计还没谈就开始掀桌了。



这次美方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派遣财政部长本森特与贸易代表格里尔前往和中方谈判,美方的这个算盘可以说真是精妙:既要展现谈判诚意,又不能让国内强硬派感受到态度上的软化。

对于美方来说,在谈判桌上少一个搅局者,会谈成功的概率就多了几分,尽管这样,美方还是担心在谈判中会“失了面子”



但中方态度向来明确:美国制造的关税壁垒必须拆除,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也就意味着要想达成协议,美国就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

在让步这一方面,白宫也是早有心里准备,毕竟特朗普政府的风格,向来就是“利益可以少要,但是面子绝对不能丢”,为此在谈判前,美方又习惯性放出了强硬信号,声称“虽然要谈,但是我们可不会主动下调那145%的关税”。



这句话看似强硬,实际上将美方的心虚展现的淋漓尽致,美方越是强调“不主动”,就也说明他们其实明白关税迟早要调整,先高声喊话,即便后续真的降税,也可包装成“经过艰苦谈判,为美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而非“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让步”。

特朗普的这种“既要...又要...”的态度,即使在派驻华大使人选上,也挑选了兼具商界背景与“鹰牌”色彩的人物,试图再玩一出“红脸白脸”的老套路。



极限施压失灵了

特朗普没想到,这套“极限施压”的陈旧戏码,这次已经不怎么灵验了,中方不仅没有被所谓的“最后通牒”吓倒,反而以更强硬的姿态和精准的反击措施,向世界展示了中方态度的“奉陪到底”

从34%到84%,中国海关系统税率参数的调整,精准的打到了美国的七寸,这种“以规则对抗规则”的打法,在国际上赢得了不少同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更是直言不讳地批评美方做法是“自残式表演”。



可能特朗普现在都没有想到,曾经自己在商场屡试不爽的恐吓手段,在大国博弈之间,效果会大打折扣。

反观中国,这次应对美国关税战的态度颇为淡定,中方早已言明:谈,可以,但必须在平等、尊重、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还表明了这次瑞士谈判,也是为了应美方请求才举行的。



中国的底气

中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底气,主要还是因为自身经济的强大韧性,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但中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外贸数据也一直在保持增长趋势,中国也有信心,有能力应对随后发生的挑战。

在国际上,中国的“朋友圈”也在日益扩大,就在谈判消息传出前后,中国与东盟十国及日韩共同发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紧接着,又与欧盟宣布计划全面取消交往限制,这也是清晰表明了,单边主义、经济霸凌不得人心,合作共赢才是大势所趋。

特朗普政府试图依靠关税大棒逼迫他国就范,结果反应可能会促使其他经济体抱团取暖,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白宫还宣称有75个国家致电请求美国“高抬贵手”,暂缓加征关税,却唯独将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欧盟这些主要贸易伙伴排除在外,继续挥舞关税大棒,这种区别对待也是加剧了美国自身的孤立无援。

当然,美国国内经济数据也不是特别乐观,民怨渐增,特斯拉的马斯克公开批评关税政策“愚蠢透顶”,指出这直接导致伤害超级工厂零部件成本剧增,加州州长更是公开与白宫切割,允许州内企业申请关税豁免。



美国共和党内部,也相继传出了对特朗普强硬策略的质疑声,财政部长贝森特甚至之前还被曝出了有离职倾向,这些内部裂痕,无疑是削弱了美方在谈判桌上的底气。

如今2025年才过了第一季度,美国农业州便因为中国的反制措施损失惨重中西部制造业重镇的失业率也在攀升,这些实实在在的痛感,是白宫无法忽视的。



这次谈判结局会如何

这次谈判,从表面上看是两国贸易代表的交锋,实则是两国综合国力、战略定力以及内外环境的全面比拼,中国稳坐钓鱼台,也有足够的耐心和底气去应对各种可能。

而美方则在国内压力和国际形象之间的反复摇摆,既想尽快解决问题,又怕代价过大,特朗普政府过度依赖关税这一单一工具,也是暴露出了他们政策缺乏的处境。



要知道,贸易战中没有真正的赢家,中国也希望能够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达成一个公平合理的协议,这不仅对中美两国有利,对全球经济复苏也是积极信号。

瑞士的这场谈判,注定不会轻松,美方到底是会拿出真正的诚意,还是继续玩弄那些虚张声势的把戏,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但无论结果如何,中国都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坚定地走好自己的路。

如今中美之间的博弈,早就超过了传统贸易范畴,实际上是国际经贸规则主导权的争夺,而中国选择在多边框架内应对挑战,既是对现有体系的维护,也是展现出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视野。



那些固守单边主义,迷信霸凌手段的做法,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失道寡助”的困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任何逆流而动的行为,都将被时代洪流所淹没。

参考信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