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国宾馆园区内有一个5万多平方米的湖水,围绕着这个湖,逆时针修建了17栋二层楼高的别墅,这就是给那些外宾们下榻的国宾馆了。

当年(1958年)之所以要修建国宾馆,是为了迎接1959年的建国十周年大庆典。这十周年的庆典,咱们邀请了十多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邀请的这些外宾们来到中国以后,就需要一个下榻的地方居住。于是乎,就在北京周边选址修建国宾馆。经过多地的实地考察之后,最后确定在古钓鱼台遗址的基础上兴建国宾馆。因此,也就因地而得名“钓鱼台国宾馆”。

我们先来看看,1959年这一年,受邀来华的12个国家,他们分别下榻的是哪栋别墅楼。

安排他们入住哪一栋别墅楼,大体上是根据这两个要求来区分的:

1:地位;

2:亲属关系。

18号楼,是所有别墅楼里面比较特别的一栋,因为这栋楼的造型和设计,是按照明代皇家宫殿修建的。打眼一瞧,满满的全是一股皇家的气派味道。因此,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能入住18号别墅楼的外宾,那地位肯定是众多外宾里面的佼佼者了。

写到这里,或许大家伙都猜出来了,谁是第一个入住18号楼的外宾。

不错,那必须得是阵营里面的老大哥苏联。当时,苏联的掌舵人是赫鲁晓夫,他也成为了18号别墅楼的首个入住者。如今,在18号楼大门外,我们能看到一棵郁郁葱葱的白皮松树,这棵松树是赫鲁晓夫当年入住的时候,亲手种下的。其他的外宾们,在正式入驻各自别墅楼的时候,也分别种植了不同的树木。

下图就是18号楼的外观:



一眼望去,是不是很有皇家的气派。如果放在古代的话,这就是皇帝休闲的一处行宫了。

在18号别墅楼的外面,是一个宽阔的草坪,有了这个草坪的点缀,更加彰显得18号楼的气势恢宏。或许,会有读者觉得疑惑,不是只修建了17栋别墅楼吗,怎么这栋楼的编号是“18”呢?

在这里,我就简单的解释一下这个原因。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园区内的别墅楼没有“1”这个编号,是从“2”开始算的。这是为啥呢?答案还是很简单,就是为了凸显外交上的平等,大家伙都是一个阵营里面的兄弟,就不刻意的区分彼此了。

解释完这个问题后,我在回头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这18号楼。

整栋楼里面有27个房间,其中一楼全都是普通的客房,有25间,这些普通客房的内景图如下:



如果不是我告诉你,是不是都看不出来这居然是国宾馆的客房。这布置和设计,和咱们平常看到的酒店客房,几乎没啥区别。

外宾的随行工作人员们,就住在这一楼的普通客房里面。

二楼有两间豪华套房,为了满足外宾的需求,一间是中式设计,另外一间是西式设计。看外宾的心情,自行选择睡哪一间套房。这些来华的总统、元首们,一般都喜欢住在那间中式的套房里,毕竟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味道嘛。



上图就是二楼的中式豪华套房里面的床,这床是有檀木制作而成,整张床都雕刻有造型不一的龙。故而,这张床也被大家伙形象的称之为“龙床”。

当然,为了照顾外宾们的习惯,用的是席梦思床垫。

其他的床上用品,比如枕头、被子之类的材质,用的是柔软的兔毛或者羊毛,睡上去十分的舒适。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之前克林顿来华访问的时候,带着妻子和女儿。原本,夫妻俩是想住这中式的套房。哪晓得他的女儿一看到这中式套房的设计和布局,立马就爱上了,非得要睡在这里。没得办法,克林顿夫妻俩就被赶去了那间西式套房了。

现在,大家应该知道,啥级别的外宾能入住这个18号楼了吧。

简单的说来,一般只有大国的总统或者是元首,这样的级别才会被安排住进这18号楼。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查询的一些资料显示,这18号楼曾有一段时间是对外开放入住的。当然,审核的条件也是有要求的,要有外国政府或者是总统的背书。如果满足了这个条件,是可以被安排住在这18号楼的,当然,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收费了。

根据我查询的资料显示,是需要包楼才可以,而价格是五万美元一天。

不过,现在好像是没有这个待遇了,或许是从保密和安全的角度考虑的吧。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12号楼,这栋楼仅次于18号楼。

那么,谁是第一个入住12号楼的外宾呢?

这里停顿十秒钟,你先猜一猜,看看有没有猜对。

好了,公布答案了:

入住12号楼的,是金日成带领的朝鲜代表团。

或许,有的读者已经猜出来了,因为在五六十年代,除了苏联老大哥之外,和咱们关系第二好的就是金日成了,把他安排住在12号楼自然是理所应当的了。他在下榻之前,在12号楼外面种下了一棵代表友谊的常青松。

这常青松依旧在,只不过现在咱们和老金家的关系,也没之前那么亲密了。

下图是12号楼的外景照:



这12号楼的前面也是有着一个视野开阔的大草坪。

和18号楼不一样,这12号楼是白底蓝顶的设计,在我看来,这造型和设计颇有一些江南建筑的风格。一眼看上去,有着一股淡淡的清新观感,和周围的景色天然的融为了一体。



上图是12号楼里面四季厅的内景照,有小水池,假山,绿植,这四季厅也是一个小小的室内花园了。

和18号楼不一样的是,这12号楼里面的普通套房只有17间,二楼也是有着两个大套房。

下图是12号楼一楼的内景图。



这蜿蜒而上的楼梯设计,是很典型的西式设计,这种设计是民国时期传入国内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那些小洋楼就喜欢这种蜿蜒而上的楼梯设计风格。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11号楼,大家伙在猜猜谁是首个住进11号楼的外宾呢?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咱们第一好的是苏联老大哥,第二好的是老金家,那么,关系第三好的是谁呢?

当然就是那白眼狼越南了。

1959年,胡志明带领的越南代表团就住在这11号楼。

下图就是11号楼的外景照:



这11号楼的一楼有着26个普通套房,二楼也是一样的,有两间豪华套房。除此之外,还有两个面积不等的会客厅,以及一个比较大的宴会厅。

以上就是我重点要说的三个别墅楼了,从首个住进别墅楼的外宾,我们就能从侧面看出来,啥样级别的外宾会被安排住进不同的别墅楼里了。除了这三栋别墅楼之外,其他的别墅楼就是给其他的外宾入住的了。

当然,那些外宾们心里也是清楚这个规则的。倘若美国和老挝同时来华访问,咱们把老挝安排住进18号楼,然后把老美安排住在7号楼,或者是别的国宾馆,那老美心里肯定是有想法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