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潜伏一些看不见的伤害。食品储存容器、洗发水、化妆品、香水和儿童玩具等我们经常使用的消费品并不十分安全。一项新研究发现,这些物品中可能含有一种名为邻苯二甲酸酯的合成化学物质,其与心脏病死亡相关。
PART01
“无处不在的化学品”危害健康
发表在英国《E生物医学》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探讨了一种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酯对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死亡人数的影响。分析发现,2018年,全球55~64岁的男性和女性中,接触邻苯二甲酸酯导致了36万余人死亡。
较早前的研究发现,邻苯二甲酸酯与生殖问题有关。研究还发现邻苯二甲酸酯与哮喘、儿童肥胖和癌症有关联。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儿科和人口健康学教授莱昂纳多·特拉桑德博士说:“邻苯二甲酸酯会导致冠状动脉的炎症和全身性炎症,炎症可能加速现有疾病的发展,导致死亡等急性事件。”
邻苯二甲酸酯通常被称为“无处不在的化学品”,因为太常见了。邻苯二甲酸酯会添加到聚氯乙烯管道、乙烯基地板、防雨防污产品、医用导管、花园软管和一些儿童玩具等消费品中,可以让塑料更柔软,不易断裂。其他常见的接触来自食品包装、洗涤剂、服装、家具和汽车塑料中使用的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也会添加到个人护理用品中,如洗发水、肥皂、发胶和化妆品,可以让香味更持久。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曾称,人们在吸入污染的空气、食用或饮用与塑料接触的食物时就会接触到这种化学品。
PART02
警惕身边的“威胁”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广泛使用的塑化剂,通常被称为塑化剂,主要用于增加塑料的柔韧性和耐久性。在医学领域,邻苯二甲酸酯常被用作药物辅料或包装材料,但其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健康风险。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将矿泉水瓶、饮料瓶洗干净用以储物,比如装酱油、醋等调料,大饮料瓶装米、面、粮、油等。然而,看起来环保节约的废物利用,却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隐患。饮料瓶、矿泉水瓶等在设计生产时主要针对水、碳酸饮料、果汁等液体,如果让它来盛装其他液体,可能会因为液体性质的变化而释放有毒物质。比如,用饮料瓶盛放醋,液体的pH值降低,很可能会让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增多。
夏季动一动就是一身臭汗,香水、沐浴乳、爽身喷雾等成了人们保持身体清爽的必备品。这些香气怡人的爽身产品虽然能让身体散发阵阵清香,却也暗藏健康隐患,香水的香味保持长久有可能也添加了邻苯二甲酸酯。
另外,童装童鞋、玩具、儿童家具等儿童用品,以及彩画颜料、蜡笔、书包等学生用品中很多也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成分。
我国国家标准早已明确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不是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相关国家标准中,也对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有明确的限量要求。据了解,目前已经发现了性能优良,可以做到无毒安全的替代物。
PART03
尽量避免使用有毒制品
特拉桑德说:“我们要尽可能避免使用塑料制品。减少使用超加工食品可降低接触化学品的水平。永远不要把塑料容器放在微波炉或洗碗机里,高温可能会破坏内壁,导致它们更容易被吸收。”
如何降低邻苯二甲酸酯暴露?济南铁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吕艳朋曾在其发表的文章中建议:1.许多厂商已经开始生产无邻苯二甲酸酯的产品,包括玩具、学习用品,甚至是食品包装。当购物时,尽可能选择这些产品。2.一些化妆品,如指甲油、香水,甚至是洗发水,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尽量选择无邻苯二甲酸酯的化妆品,或者减少使用这些产品。3.食物包装材料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可能会渗透到食物中。尽可能选择玻璃、不锈钢或者陶瓷等无邻苯二甲酸酯的包装材料。当选择替代品时,应选择符合安全标准并经过认证的产品,以确保食品安全。4.一些塑料家具和地板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当换新家具或者装修时,可选择无邻苯二甲酸酯的材料。
香水、沐浴乳的使用也要避开一些风险。要注意:一是保持通风,飘香3分钟不散就换掉。购买沐浴乳、洗发乳等要看清标识,定香剂使用量越少越好。若洗完澡后,将换风机及门窗打开,3分钟后香味仍萦绕不散,就应考虑更换。二是香水等从上往下喷。很多人喷香水时直接往颈子、手腕上喷。事实上,正确且安全的喷法是:将香水拿高,往上喷,然后走过去,让香水自然落在身上,这样皮肤接触不会太多。喷止汗剂、爽身喷雾时,应低于口鼻,由上往下喷,最好能把脸转开。三是夏季车内别用香薰。研究发现,使用香薰产品时,密闭空间内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浓度飙升,悬浮微粒也会增加,反而影响空气质量。而且夏季车内温度较高,会加快香薰挥发速度,引发头晕等问题。建议夏季车内少用或不用香薰产品,即便使用也应遵循少量、通风的原则。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