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南充,草木葱茏,嘉陵江畔迎来了一场跨越三千公里的教育对话。新疆五家渠市金科实验中学副校长高峰一行到访南充十一中,双方以“交流促发展,携手谱新章”为主题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擘画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这场横跨西北与西南的教育邂逅,在思想的碰撞中绽放智慧火花,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理念交融:共绘育人同心圆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唯有携手方能致远。"在该校常务副校长李静主持的欢迎仪式上,锲科教育集团副总经理卓岩以这句诗意的开篇,揭开了两地教育对话的序幕。作为全国民办教育改革的探路者,南充十一中向到访的友校展现了"三维联动、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215高效课堂”的思维碰撞、“青蓝工程”师徒带教的薪火传承、“行走的思政课”实践场景,令人感叹。
专题座谈会上,校长易延发以《向美而行,做有生命力的教育》为题,系统阐述该校办学理念:“建校二十年来,我们始终坚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初心。”他表示:"从嘉陵江畔到天山脚下,教育者的使命始终相通。我们期待与兄弟学校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在教师发展、课程建设、质量监测等方面形成'点线面'立体合作,让优质教育资源如活水般涌动。"这番充满教育情怀的展望,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二、智慧互鉴:双城共话育才道
五家渠市金科实验中学副校长高峰以"戈壁红柳"作喻,讲述边疆教育者的坚守与创新:"在'分层培养、团队共进'的教师发展模式下,我们构建了'基础+拓展+实践'三级课程体系。此次取经之旅,正是要汲取南充十一中'三维五育'的育人智慧,浇灌边疆教育的绿洲。"
该校教学副校长柴淹通过具体案例,解密教学质量持续领跑的"三大法宝":以"215高效课堂"打造思维生长的沃土,用"三维考评体系"激活教师发展内驱力,借"一生一策"精准托举每个学生的成长曲线。其展示的"培优补差动态图谱"和"教师成长档案",令新疆教育同仁频频举起手机记录。
德育副校长叶云生则用"三组密码"诠释育人真谛:通过《学生成长手册》建立法治化管理坐标系,依托"家长成长学院"构建家校共育同心圆,借助"行走的思政课"拓展社会教育新场域。当听到学校将心理咨询室升级为"心灵成长中心",将劳动基地打造为"生命教育实践园"时,金科实验中学教师代表们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全人教育!"
三、山海相约:擘画发展新图景
在长达三小时的深度研讨中,双方聚焦民办教育发展的"时代之问",就教师激励制度优化、新高考改革应对策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临别时分,紧握易校长双手动情地说。这份承载着教育理想的友谊,将在天山北麓续写新的篇章,让教育合作的种子在西部教育沃土上生根发芽。
教育者的脚步永远向着未来。当南充的晚风轻拂教育人的衣襟,这场跨越地理界限的对话已悄然播下希望的种子。在教育现代化的征途上,两校每位教育人正以协同创新的智慧,共同谱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育人新篇。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是该校办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主动融入国家东西部教育协作战略的积极实践。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途上,南充十一中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教育同仁共探改革路径,共答时代命题,让优质教育的清流润泽更多学子的成长沃土。(赵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