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起,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这一重大变革,让“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宝山区婚姻登记管理所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区内首对享受“全国通办”政策的新人以及首对跨国情侣在这里喜结连理。更值得一提的是,通办首日共受理登记80多对,其中近一半双方均来自外省市。这张承载着“山海有约”意义的结婚证,不仅是“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的生动注脚,更彰显了“爱无边界”的宽广胸怀。

硬核准备

为幸福保驾护航

从“跨省通办”试点迈向“全国通办”,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正式打破户籍限制。如今,当事人无需再出示户口簿和居住证,仅凭身份证及其他必要材料,即可在全国任一具有相应职权的婚姻登记机关实现“一证通办”。这一利民消息一经公布,来宝山咨询和预约办理的当事人络绎不绝。

为确保新政平稳落地,区婚管所党员骨干带头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围绕“应急响应、岗位练兵、窗口服务、政策宣传”四个关键环节,打出一套服务“组合拳”。制定应急预案,针对登记高峰日、舆情处置、网络系统故障等突发情况,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切实提升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强人员培训,精心制订计划,开展密集培训,逐条学习新版《婚姻登记条例》,统一政策解读口径,解析疑难问题,规范操作流程;科学调整预约,合理设置预约数量和服务窗口,精准确定线上预约席位,并通过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多种方式扩大预约量,每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动态调整窗口开设数量。强化新政宣传,精心编制各类业务告知单,更新办事公告、语音电话提示、线上办事指南等多项信息,在窗口发放《婚姻登记条例》文本,加大宣传,充分保障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爱无边界

新政下的第一抹微笑

经过一系列登记手续,来自安徽的陈先生和湖南的郑女士领取到了宝山区首张“全国通办”结婚证。“没想到在打工的城市就能领到证。今天还赶上了不要户口簿、居住证办理登记的第一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方便。”两人相视而笑的甜蜜瞬间被镜头永久定格。


在“爱无边界”打卡墙前,一位新人的母亲感慨万分:“当年我们结婚的时候要开单位证明、做婚检,东奔西跑单位、医院、民政局三个地方。后来侄子结婚的时候,不用跑单位和医院了,只要带好身份证、户口簿跑一次户籍地民政局。现在孩子异地结婚连户口簿都不要了,还能就近办理,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这番话语,生动折射出婚姻登记服务不断优化升级的历程。






婚姻家庭辅导

用专业守护婚姻健康

《婚姻登记条例》新增了婚姻登记机关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要求。今日,区婚管所精心为新人准备了“幸福锦囊”,其中包含新家规则共创、差异发现游戏、手机勿扰时间、90天小复盘、5分钟倾听法则等生活小妙招。这些实用又有创意的婚姻妙计就像为爱情安装了一个持续更新的“操作系统”,帮助新人们从婚姻起点就构建良好的相处模式,让爱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升温。

此外,区婚管所还特别邀请了心理咨询师驻点服务,通过耐心倾听、真诚沟通和科学引导,帮助当事人正确面对家庭问题,作出理性选择,共建和谐美满的家庭生活。无论是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新人,希望增进感情的夫妻,还是面临婚姻困境的当事人,都能在这里获得专业的建议与指导。



跨国浪漫

山海见证下的誓约

在精心布置的涉外婚姻登记专窗,宝山居民冯女士与美国籍林先生完成了“国际版”的领证仪式。他们手持新鲜出炉的结婚证,成为了宝山启动涉外婚姻登记工作以来的首对跨国新人。冯女士满脸喜悦地说:“本来以为要去市婚登中心才能领证,没想到在家附近的区级婚姻登记机关就能一次办理,真的是太便捷了。”工作人员为他们送上了特意准备的纪念品和诚挚祝福。

为确保服务质量,区婚管所提前通过电话沟通、材料预审等举措,让整个登记流程既高效又充满温情。如今,跨国恋人无需远行,在宝山就能完成“甜蜜盖章”,以最便捷的方式开启幸福生活的新篇章。这项服务创新充分展现了上海婚姻登记的国际化水平。



一张结婚证,从“长途跋涉”变为如今的“即办即取”,改变的不仅是办理流程,更是服务理念从“管理”到“服务”的深刻转变。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的实施,让更多有情人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在人生大事上得以轻松前行。区婚管所将继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优化“智慧婚登”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办事体验,让幸福更加触手可及。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和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宝山参加“沪派江南”特色村落营造试点设计主题展

宝山区新增241套“电子警察”,具体点位在→

初夏,来宝山一起“走花路”→

编辑:颉廉杰

资料:宝山民政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