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刚对美国放出狠话,冯德莱恩就收到了中方的访华邀请函,难道是巧合?还是中方早有安排?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日前,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欢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适当的时候,一起前来中国进行访问,并和中方举行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要知道,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在过去的50年中,中欧形成了经济共生关系,仅一年的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长到了7858亿美元,实现300多倍的增长。
此外,中欧还在多领域进行协调合作,为双方人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尤其是气候变化等领域。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
这些原因,都是我们欢迎欧盟领导人访华的关键,不过由于当前中欧共同面对有一个问题,即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所以说,我们在这个时候邀请科斯塔和冯德莱恩访华,大概率是看到了欧盟的对美态度,认为欧盟和我们的理念一致,这才发出了邀请。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外交部发出邀请当天,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也对美方再次做出了强硬表态,在美方暂停90天加税期间,欧盟还是会对美方实施反制措施,并且将考虑所有选项。
这一表态,可谓是直接将对美方的不满,公开摆在了台面上,因此,换个角度看,也就解释了我们为何会主动对科斯塔和冯德莱恩发出访华邀请,毕竟这算是欧盟已经和我们“统一战线,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关税政策。
(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
其实从过去一段时间来看,欧盟对特朗普新关税政策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了。
在特朗普刚宣布“对等关税”后,欧盟就马上宣布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这其中分为两部分实施:第一部分自4月1日生效,针对美国钢铝关税;第二部分于4月中旬生效,涵盖农产品、威士忌等商品。
不过尽管采取反制,欧盟仍强调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例如提出降低汽车关税,从10%降至2.5%,或增加美国能源进口以换取豁免。
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27个成员国将一致行动,保护经济利益。例如,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已准备好“残酷清单”迅速反制。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不过也许是美方施加的压力过大,欧盟内部也存在分歧,法国主张全面反击,比如暂停对美投资,但是爱尔兰和意大利却呼吁谨慎,避免升级。
实际上,即便现在说中欧的立场“统一”,但其实也有差异。
首先,中欧都反对单边主义,中欧均批评美国关税破坏多边贸易体系,强调通过WTO框架解决争端。
同时,双方都采取了反制措施,中方对美加征对等关税,欧盟亦通过报复性关税回应,双方均加入对美贸易反击阵营。
但差异点在于,反制力度与策略不同,中方反制更直接强硬,如限制稀土出口,欧盟则更注重内部协调和法律工具。
还有就是谈判优先级,欧盟更倾向于以妥协换豁免,中方则明确要求美方先取消单边关税再谈判。
那么既然如此,中方对美欧、中欧关系的看法如何呢?
(中欧班列)
首先是美欧关系,目前美欧因关税分歧走向对抗,跨大西洋经济纽带,这一年贸易额9.5万亿美元的合作,面临断裂风险,可能削弱美国全球影响力。
而这个时候,中方借机深化与欧盟合作,例如推动“中欧投资协定”重启谈判,扩大在气候、科技等领域的共同利益。
其次是中欧关系,中方支持欧盟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呼吁共同抵制美国保护主义。例如,中国外交部多次表态支持欧盟反制措施。
与此同时,竞争与博弈也存在,就像中欧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存在竞争,但双方在供应链互补和气候行动上合作空间广阔。
总的来说,欧盟对特朗普关税政策采取“反制+谈判”的双轨策略,内部虽存分歧,但总体立场强硬。从某种程度上看,算是和中方在反对单边主义上立场一致,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何对欧盟的态度开始转暖。至于未来的局势发展,中欧能否在气候、科技等领域达成实质性合作,或许也将成为应对美国保护主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