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难得叔
今天是俄乌战争第1172天。
5月9日鹅宣称"胜利日停火"期间,193起战斗在24小时内爆发。据乌军总参谋部通报,俄军单日伤亡达1300人,累计损失兵力超96万。
库尔斯克方向,乌军控制戈尔纳尔市中心并升起国旗,特特金诺地区战线持续西推。别尔哥罗德州政府大楼遭无人机精准打击,副州长与国民警卫队军官受伤,俄境内纵深防御体系暴露漏洞。
《经济学人》最新分析指出,鹅现存1500-2000辆坦克中仅10%-15%为新装备,装甲车储备预计2026年耗尽。国际油价暴跌致俄财政赤字翻倍,经济制裁叠加军工产能不足,侵略战争持续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欧盟外长团35人集体访问利沃夫,德国新任外长瓦德普尔承诺维持对乌坚定支持。欧盟批准19亿欧元军事援助,首次动用冻结俄资产收益采购武器。
丹麦、法国、意大利联合向乌移交首笔10亿欧元冻结俄资金,专项用于本土军工生产。波兰与法国签署共同防御条约,六国联合推进射程2000公里的ELSA导弹项目,欧洲自主防务体系加速成型。
英国宣布对鹅"影子舰队"实施史上最大规模制裁,近100艘违规油轮被列入黑名单。
相较之下,美国连续第二年未在"胜利日"更新对俄制裁方案。路透社披露美俄秘密谈判战后恢复对欧输气,引发欧盟强烈不满,欧盟已于2024年立法确定2027年底前彻底摆脱俄气依赖。
川普近期动作频繁:与德国总理默茨达成"尽快停火"共识;与泽连斯基通话讨论30天停火方案;社交媒体呼吁"无条件停火"却避谈俄方战争责任。其特使维特科夫同时施压以色列,要求川普访问中东前与哈马斯达成协议,政策反复性引发盟友担忧。
鹅借机扩大国际空间,今年"胜利日"阅兵吸引29国代表出席,较去年增加21国,包括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欧盟成员国。
这种外交突破源自西方阵营对鹅制裁松动产生的"破窗效应"。
欧盟与乌克兰在利沃夫确认设立特别战争法庭的法律框架,5月13日欧洲委员会会议将正式启动程序。
欧盟外交专员卡拉斯点名批评参加鹅阅兵的斯洛伐克总理菲佐"选择站在历史错误面"。
35国外长集体瞻仰利沃夫军人公墓,强化"侵略必须付出代价"的国际共识。
当前战场数据揭示关键转折:俄军日均装备损耗超修复能力3倍,义务兵服役期延长至55岁,经济结构畸形化加剧。乌军通过北约标准培训的10个新锐旅已完成部署,F-16机队作战半径覆盖克里米亚。欧盟对乌军援突破3000亿欧元大关,远程打击体系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历史经验表明,1945年日本停战源于广岛核爆而非谈判桌,1991年海湾战争结局由"沙漠风暴"行动奠定。
当前俄乌战场已出现类似转折特征,当侵略者战争机器停转、国际孤立达到临界点、内部矛盾持续激化时,真正的和平曙光方会降临。正如乌外长库列巴所言:"我们尊重所有和平方案,但方案有效性永远与前线推进速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