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双旗镇客栈 (我们在这个尘世上的时日不多,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取悦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纪元:初级职称二十六年,中级职称元年。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一种教师等级制度,这是官方厘定的事实,你可以去各个官方网站查一查相关词条,便明白这并非我信口开河。虽然“等级制度”是我们用了好多年和好多生命竭力反抗的一些东西,似乎不太符合我们追求的公平公正价值观,因为它将“衣分三色,食分五等”变成了现实,但它就是这么鲜明地体现在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之中。



当然,“衣分三色,食分五等”这八个大字其实非常沉重,你应该去搜索一下,和一个单纯幼稚,但又学富五车的学者有密切联系。就是这八个大字,让这名不懂得人情世故的文化人莫名其妙就走上了黄泉路,甚至于在其过世的N年之后的21世纪左右才得以洗清不白,也不晓得九泉之下的他是否满意这个结果。

或许,“衣分三色,食分五等”这样的等级制度,就是我们这个现实存在的必要基础,一部分人就必须是蜜蜂群体中的工蚁,辛苦劳作供奉他人,直至终老一生?



好吧,即便我声讨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一万零一次,即便我无奈地接受“等级制度”的教师职称,而建议改变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中的“评审”为“考试”,起码让我们的教师职称制度可以脱离开谭嗣同所定义的“两千年来之学,皆乡愿也”的人情世故江湖文化土壤,稍稍具备一些程序上的公平道义,但我的声讨还是让电脑系统(不可说的电脑系统)对我的系列发言产生了高度戒备,经常不允许我的文字儿通过,那么,我想换一个角度说:能不能打破高级职称教师终身制?



既然我们总是不惮于“劣币驱逐良币”,想在“教师过剩论”甚嚣尘上的今天,牺牲那些朴直端方一线教师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在付出了青春和身体健康的情况下,类似于“安平用其里,有难用其死”地为学阀、校阀以及其裙带关系腾出工作位置,想让一个甲子之前饱受诟病的“六腊战争”重新上演,那么,我们能不能做出另一种改变:改变高级职称教师终身制,终结“一评定终身”的弊端,哪怕三年一期对高级职称教师们从“德能勤绩”方面重新考核和评定高级职称教师呢?



又或者,即便退休之前,我可以接受教师群体的工资体系可以因为教师职称而拉开天壤之别的差距:一些人的工资可以高到类似于白乐天词中宣城太守用千两丝去铺地,而另一些不争不抢,在不用洗脑情况下,就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自觉自愿作为自己座右铭的教师们却仅仅维持在温饱线之上,但在退了休之后,所有人都是垂垂老矣的老人,可能那些底层的牛马老师们的身体状况较之凭借高级职称名号可以为所欲为捞取灰色收入的教师更差,为什么就不能平权——让所有教师的工资水平一个样子呢?

过分吗?我又没有其他要求,我只要求在退休之后,都没有什么工作贡献的时候,得到一个五五开的公平对待,我甚至不要求“按需分配”,怎么就过分了呢?

人之将死,还要区分一下等级,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点过分了呢?



对了,为了说服教育生态之外那些乌合之众们,我必须说出我那以教师职称来衡量的教师月薪:三线中心城市,七千元(“五险一金”缴纳之前的额度)。可资对比的是我所在学校教师工资最高者,月薪高达一万三千元左右!两者之间基本存在着两倍数关系!——这是我的真实生活,你无端端怀疑我造了假的话,我将无话可说,因为我不管说什么,只要不符合你的认知,你就会对我展开暴击,似乎我就是你的奴隶!



所有的“一评定终身”其实都是某个特权群体的特权,谁能否定这一点?

如果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体确实具备真才实学,他们不会去要什么虚名,他们会用自己的实力去证明——这不是我们被洗脑时候,那些人喜欢说的一句话吗?为什么这些人在谈到触及自己“一评定终身”的问题时,就忘了这句话呢?

无论我说多少遍,那些高级职称者也不会大大方方承认自己评审过程中的人情世故和人际关系网的助力作用,也不会承认自己那些所谓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弄虚作假(起码是“务虚”,对我们的学术发展即便不是毒副作用,也不过是安慰剂的作用),更不会承认自己在职称评审过程中送出过真金白银,违反了法纪——既践踏了良好社会风气,使之在教师手里向反方向发展;也践踏了自己的人格,使自己不再清清白白;那么,破除教师职称的“一评定终身”便势在必行!



既得利益者们不会害怕破除“一评定终身”吧?毕竟你们真才实学在身,每一年都走一遍高级职称教师评审流程,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吧?毕竟,你们经常说,这样的评审过程公平又公正,而且还接地气,是你们的日常工作,不是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