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昕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

近期,在北京东城的胡同院落、楼宇商圈,60位年轻干部组成12个课题组,围绕经济、文化、城市治理等领域展开深度调研。

今年2月以来,北京市东城区区委组织部、区委研究室创新开展“青历青为揭榜寻策”年轻干部大调研、促改革、谋发展活动,紧密结合年轻干部岗位职责与能力特点,围绕全区中心、重点工作,系统谋划“青研领题—青访察情—青析启思—青策卓见”4个步骤环节,聚焦创新做好“六字文章”,充分酝酿选题榜单,统筹做好课题分组,为调研活动做好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

在参与的年轻干部看来,此次活动不仅为年轻干部提供了实践锻炼的平台,更成为他们拓宽视野、提升能力的“成长课堂”。

王府井步行街上,东城区商务局流通管理科科长曹雨柔的手机计步器数字不断刷新。“走了两万步,但比坐在办公室看销售数据效率高多了!”她指着喜悦购物中心摩肩接踵的年轻消费者,眼睛发亮:“看见那个穿汉服拍照的姑娘了吗?这就是我们要抓的‘体验式消费’。”

曹雨柔此次参与的调研项目聚焦五大商圈业态提升与空间优化,这正是她工作中最熟悉、最关心的领域。“这次调研不是例行汇报,而是真正带着问题去看、去走、去分析。”她说。在各大商圈,她自称“职业逛街人”,不断发掘消费的新趋势新特点;在访谈交流中,她寻找业态调改的规律与趋势;在部门协同中,她思考品牌招商落地的“定制化服务”模式。她的调研项目深耕专业领域,为政策研究提供依据:“区商务局研究制定了商务领域一揽子政策,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也积极向企业进行了宣传。同时,此次调研结果也将提供一手详实的数据支持和实践依据,为今后政策的优化完善奠定基础。”

在和平里街道的招商洽谈室,王伊阔正对着满墙的企业分布图出神。作为综合办公室副科长,他负责街道财源建设、产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此次参与的调研项目同样聚焦招优引强与财源建设。在调研过程中,王伊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走访了区发改委、区投促中心等部门和街道,与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通过调研,王伊阔深入了解了全区财源建设的现状和问题,为优化街道财源建设机制提供了有力依据。针对地区招优引强信息渠道相对狭窄、产业空间利用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他们小组提出“全员参与、平台招商、产业链延伸”的新思路,并推动街道建立企业服务“四级包联”机制,做好“经济服务生”。“调研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把‘问题清单’变成‘成果清单’。”王伊阔说道。

“调研能不能跳出自己本职工作的领域?”一些年轻干部用实践作出回应:跨界调研同样令人受益匪浅,在挑战中突破自我。

“您怎么来我们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了?”当区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副主任苏洋出现在为民服务大厅时,工作人员满脸诧异。尽管专业跨度大,苏洋依然主动选择了“接诉即办”这个与基层治理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这让我得以跳出监督视角,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及基层一线处理诉求的实际困境。”在调研过程中,苏洋通过系统学习接诉即办相关政策文件、典型案例和实地走访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等方式,快速熟悉了接诉即办工作的基本情况。她发现,部分基层矛盾纠纷依赖接诉即办,而接诉即办与基层矛盾纠纷的协同治理机制尚不完善。于是,她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未诉先办与矛盾预防协同机制、推动接诉即办与多数据平台深度融合等建议。“这次调研最大的收获,是真正读懂了‘为民’二字的分量。”苏洋感慨道,“这份初心将始终指引我,在执纪执法中坚守人民立场,在纠风治乱中守护群众利益。”

安定门街道的高翔宇站在一栋闲置老楼前,建筑学的专业技能让他迅速判断出改造潜力:“这红砖墙做文创空间多合适!”但当他跟着调研组走访完十多家产权单位后,才真正理解同事说的“盘活一栋楼比新建十栋还难”。高翔宇平时主要负责机关日常运转、接诉即办等工作,此次参与的调研项目是以核心区低效闲置空间资源的盘活利用为主题。“这个调研项目与我的本职工作相关性不强,但在日常参与的接诉即办工作中,我接触了不少因楼宇闲置引发的产权纠纷、环境治理等民生诉求,深感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高翔宇说。

在调研过程中,高翔宇通过“广撒网”学政策、“重交流”研对策和“去一线”挖实情等方式,快速建立了对低效闲置空间资源盘活利用领域的立体认知。他深入走访腾退楼宇,发现闲置资源空间不仅影响街道经济活力,更制约群众幸福感。他和小组成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也打开了自己的视野格局:“这次调研让我理解了‘微更新’与‘大规划’的联动逻辑,从全区高度思考街道工作。”

本次活动中还有一群特殊的参与者,他们是来自区委研究室的5名年轻干部,承担着调研联络、指导和服务保障等工作,是调研力量的有力补充,帮助其他成员把握研究方向。文稿科的曹卓就是其中一员,他长期从事文稿服务保障工作,日常几乎都与文字为伴,虽也紧贴政策和基层动态,但还是案头工作居多,借助此次调研活动,曹卓有机会更多地走出办公室、走进问题现场。

“以前关注的是数据,现在面对的是人。”曹卓在调研过程中走访了多个社区、企业和机构,与一线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东城区社区服务中心,曹卓被一线养老服务工作者的坚守和情怀深深打动:“他们用爱心、耐心与专业精神,让生命的余晖始终保有尊严的温度。”在王府井地区管委会,他听到业务部门负责人讲述如何“用真诚打动企业”“以服务赢得企业”,更深刻体会到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构建政企良性互动生态的坚实基石。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调研团队中,曹卓感受到,从案头到街头是年轻干部能力素质的一次大拓展。他说,“未来我也会把这些鲜活的一线经验写进文稿中,让政策语言更有温度、决策建议更有力度,用实际行动践行‘以文辅政’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