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韩国政坛在2025年5月10日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剧震。就在各政党即将截止登记总统候选人之际,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深夜宣布换将,临阵拔掉初选胜出的金文洙,紧急启用老将韩德洙出战。这场猝不及防的政局调整,不仅暴露出执政阵营内部的深层裂痕,更给了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和其候选人李在明绝佳的反攻窗口。韩国总统大选尚未开打,战局已现端倪:一方踉跄失衡,一方稳步登场,这是一场注定充满火药味的终极对决。



李在明,这位历经司法调查、媒体围剿却始终未倒的政坛“不死鸟”,在10日上午正式登记成为共同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这个动作并不意外,却意义非凡。他代表的是一个在尹锡悦政权失误频频、民怨沸腾的背景下日益壮大的反对派呼声。他的参选,是一场对既有权力结构的强烈挑战。他不再是那个只会提出“基本收入”的理想主义者,而是一个经历了现实打磨、汲取失败教训的狠角色。李在明正在成为韩国底层选民、青年失业群体、经济边缘人群的希望象征。在高房价、低工资、高物价的三重压力下,民众已经厌倦了保守派的空头支票与半吊子改革,李在明的“社会改革+经济复苏”叙事,或许正击中了时代的脉搏。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内部的剧烈动荡。在距总统候选人登记截止不到48小时的关键节点,该党突然宣布取消已通过党内初选的金文洙资格,改推前总理韩德洙参选。这一举措,堪称政治自残。金文洙虽争议不断,但毕竟通过党内程序胜出,如今被“一纸命令”废除,不啻于向外界传递出党内民主机制名存实亡的信号。韩德洙在宣布参选当晚才火线入党,连“国民力量”的党员身份都刚刚获得,这种临时拼凑的组合,缺乏群众基础、组织支持与政策准备,无异于临时抱佛脚。



此举除了展现执政党的仓促和焦虑,更直接反映出尹锡悦政权内部权斗之激烈。为何抛弃金文洙?是其言行脱缰难控,抑或背后没有“核心圈”认可?为何急推韩德洙?是老将稳重保守,还是尹系死保政绩的最后防线?从表面看,这是一次“止血”之举,实质上却更像是自我割喉。政党在大选关键时刻如此自毁团结,无异于将胜选希望拱手让人。此番变局之后,“国民力量党”不仅丧失了内部的组织纪律威信,也很可能在舆论场和民调中陷入溃败。

回顾尹锡悦政府执政这两年,堪称危机不断、民怨累积。对北政策毫无建树、外交上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却两头不讨好、民生领域改革口惠而实不至,更在高房价和青年失业率上表现惨淡。更糟的是,尹锡悦个人支持率长期徘徊在30%以下,而国民力量党屡次在地方选举中败北,失去首尔与釜山这两大战略重镇,显示其政治资本早已透支殆尽。眼下竟靠换将救火,说明执政团队自己都对选情感到悲观。

而李在明的强势回归,正是建立在这种执政溃败的土壤之上。他不是完人,但他敢说话、敢对资本与既得利益集团叫板,在贫富差距扩大、青年无力上升的韩国社会,这样的政客正越来越稀缺。共同民主党内部虽然也经历动荡,但李在明的支持度始终居高不下,且在中下层与农村地区拥有扎实基本盘。可以预见,这场选战将成为“既有秩序”与“改革力量”的正面对决。



当然,韩国大选一向变数极大。过往总统多因“黑料缠身”在选战中翻船,谁也不能忽视韩国媒体和情报机关在选举期间可能发起的舆论操作与司法打击。然而,若执政党仍旧处于今天这样混乱无章、仓皇失据的状态,恐怕再多的抹黑也难挡反对派潮水般的民意回流。

5月11日登记截止,5月12日起正式开打选战,6月3日正式投票。这将是一场血雨腥风的选举,也将是一次韩国体制更新的重大转折点。是继续被财阀和旧政权把控,还是让人民重新夺回话语权?李在明和韩德洙,这两位截然不同的候选人,将成为未来30天内决定韩国命运的关键符号。

而我们要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国家的政权更替,更是一种社会趋势的斗争,在民生崩溃的韩国,保守旧政是否还能继续主导国家方向?答案,也许会在这个夏天揭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