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岩(沃德研究院研究员)
1992年5月15日,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亚美尼亚6国在塔什干签署了《集体安全条约》。次年,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加入该条约。2002年5月14日,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理事会会议通过决议,将“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改为“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简称集安组织。2003年4月,该组织成立了联合参谋部和快速反应部队,以应对在中亚增长的安全威胁。
集安组织作为欧亚地区军事政治联盟,近年来在俄罗斯外交与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显著提升。面对北约东扩、乌克兰危机及西方制裁的压力,俄罗斯正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集安组织的控制,以巩固其在前苏联地区的影响力,并构建一个对抗西方军事联盟的区域安全体系。
以下三件事可以充分说明俄罗斯正在进一步增强对集安组织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第一件事:1月30日,集安组织联合参谋长、俄联邦英雄安德烈·谢尔久科夫上将以“集安组织集体安全系统指挥机构和力量、装置2024年度联合训练总结和2025年度主要任务”为题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了集安组织情况通报会。会上,谢尔久科夫上将代表集安组织联合参谋部总结了2024年度工作,分析了当前集安组织范围内军事-政治形势,联合演习情况,联合参谋部优先工作事项,明确了2025年度集体行动力量联合战役和战斗训练措施。
第二件事:4月8日到10日,集安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通信局领导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召开会议,研究完善通信系统问题。联合参谋长谢尔久科夫上将通过视频系统参会,提出必须合力攻关,研究国家级的解决方案,来进一步完善军队集群指挥系统,推动形成统一方法来发展如战术指挥系统问题。他还指出,这项工作不仅在联合参谋部开展,也同步与各国防务部门一同实施。与会人员共同商讨了在考虑现代化局部战争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技术和装置联接、完善集安组织军队(集体行动力量)通信系统和信息协作系统的问题。最后,会上通过了关于完善通信系统功能的建议,确定了提升集安组织国家间信息协作的技术基础。
第三件事:4月22日,集安组织联合参谋部为在俄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接受高级培训的成员国军官学员和专家进行了辅导授课。高级进修班学员分别是各成员国国防部、执法机构、安全委员会机关、安全部门、预防和制止紧急情况的特种勤务部门的代表。在联合参谋部,授课领导向学员们讲述了当前集安组织成员国范围内军事-政治形势,集体安全系统和通信系统发展情况,应急指挥中心运转情况。
以上三件事虽然都不大,但通过细细分析可以发现体现出了俄罗斯强化集安组织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军事一体化
近年来,俄罗斯推动集安组织成员国深化军事合作,主要有:联合军演常态化,如“协作”、“牢不可破的兄弟情”等系列演习,提升成员国协同作战能力;统一武器装备标准,推动成员国采用俄制武器系统,增强军事技术装备互操作性。建立快速反应部队,特别是在2022年哈萨克斯坦国内动乱事件后,集安组织决定加强维和能力,确保在危机时迅速介入。如集安组织联合参谋长在年度总结会上总结进行联合演训情况,召开会议研究完善通信系统问题也是加强军事一体化的具体体现。
二、经济与安全捆绑
俄罗斯利用能源、贸易和金融手段强化对成员国的控制:有能源杠杆,如对白俄罗斯、亚美尼亚提供优惠能源价格,换取政治和军事支持。金融援助方面,俄通过欧亚经济联盟(EAEU)向集安组织成员国提供贷款和经济支持,增强其经济依赖性。俄安排集安组织各成员国的军官和专家到总参谋部军事学院接受培训,是发展亲俄力量的重要措施,为的是在成员国内增加话语权,增加影响力。
三、政治与外交施压
干预成员国政局,在亚美尼亚2020年纳卡冲突后,俄罗斯通过集安组织施加影响,确保其在该国的军事存在。限制成员国与西方合作,如对哈萨克斯坦与欧盟、美国的军事合作保持警惕,并通过集安组织框架约束其外交选择。在俄接受培训的高级进修班学员分别来自各成员国国防部、执法机构、安全委员会机关、安全部门、特种勤务部门的代表,这也是俄施加外交影响的一种措施。
四、信息与意识形态控制
俄罗斯通过媒体宣传和网络安全合作,塑造成员国对西方威胁的认知。例如,集安组织近年来加强网络防御合作,声称要应对“西方信息战”,实则强化俄罗斯对成员国舆论的引导。如在4月上旬集安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通信局领导会议上研究了信息协作系统的问题,这是俄方加强信息管控的一种方法。
总之,俄罗斯正通过军事、经济和政治手段全面加强对集安组织的控制,以巩固其在前苏联地区的主导地位,并应对西方战略挤压。这一趋势将加剧欧亚地区的安全竞争,同时促使集安组织成员国在依赖俄罗斯与寻求多元外交之间寻找平衡。未来,集安组织可能成为俄罗斯对抗北约、维护其势力范围的核心工具,但其内部凝聚力仍面临挑战。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背景下,集安组织的演变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