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李宁品牌因为一张活动合影被推上风口浪尖。

跳水新星全红婵从曾经的“团宠”变成合影边缘人,网友直接炸锅。

有人说品牌“拜高踩低”,有人痛骂“忘恩负义”,更有人把刚买的李宁鞋退货。

这事儿看似是个站位问题,实际上暴露了国货牌在品牌形象和公众沟通上的大问题



这事儿还得从5月6日说起。

当天李宁与中国奥委会签约,请来了全红婵和陈芋汐两位跳水明星。

活动现场大合影时,刚拿下跳水世界杯分站赛冠军的陈芋汐紧挨着创始人李宁站在C位,而全红婵却被安排到第三排角落。

这画面一出,网友立刻翻出两个月前的“打脸”证据:4月航天日活动上,李宁还帮全红婵整理衣服,两人互动被夸“爷孙情深”。

对比太扎眼

四月份全红婵参加李宁活动时,品牌方铺天盖地宣传“婵宝同款”,直播间拿她当流量密码;五月换了场合,立刻把刚得亚军的她“挪边儿”。

有网友翻出李宁直播间数据:全红婵同款运动鞋销量在活动后暴跌94%,直播间直接被骂到关评论。



面对舆论沸腾,李宁的应对堪称“教科书级反面案例”。

先是装聋作哑不回应,接着冒出大量洗白文案,强调“冠军就该站C位”“商业活动看成绩”。

可网友根本不买账:陈芋汐的冠军需要品牌方来肯定?国家队早就发过金牌了

更离谱的是,有眼尖的网友发现陈芋汐广告造型被设计成“日本武士风”,黑色运动服配发带,直接勾起大众对李宁2022年“军服门”的糟糕回忆。

连锁反应接踵而至:股票两天跌了3%,多地门店遭遇退货潮,有消费者直言:“以前买李宁是支持国货,现在感觉在给势利眼送钱”。

连全红婵老家广东的体育用品店老板都说,最近来退李宁产品的客人,十有八九要聊两句“婵宝受委屈”。



表面看是粉丝替偶像鸣不平,深层矛盾在于品牌伤了大众的信任

这两年李宁拼命打“爱国牌”,靠着全红婵的国民好感度赚得盆满钵满。

结果人家刚得个亚军,转头就把流量密码换成新科冠军。

这种操作就像街坊邻居说的:“用得着时叫人家小甜甜,用不着了立马变脸”。

国货不该这么玩:大伙儿支持李宁,是冲着它“中国运动员自己品牌”的情怀。

可这次风波里,品牌方既没提前沟通,事后又拿“商业策略”当挡箭牌。

有网友说得实在:“你要是大大方方说合同到期,我们还能敬你是条汉子,现在这出分明是把消费者当傻子”。



这事儿给所有企业提了个醒:流量能捧红你,也能反噬你

全红婵为什么招人疼?

就因为她真实、纯粹,比赛时连“谢哥(谢思埸)别走”的碎碎念都能被全国人民当梗玩。

可品牌方呢?签约时大搞温情营销,转头就用站位搞“业绩排名”,把运动员当工具人。

要学学老乡鸡的真诚:同样是危机公关,老乡鸡董事长手写道歉信被夸上热搜。

反观李宁,从2022年设计翻车到这次C位风波,每次都甩锅给“网友误解”。

说白了,国货品牌不能光吃爱国红利,还得学会把消费者当自己人



截至5月10日,李宁官微评论区仍被“给婵宝道歉”的留言淹没,解约传言也还没个准信。

这场闹剧最后怎么收场,得看品牌方能不能拿出诚意。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老百姓愿意为国货买单,买的是那份骨子里的尊重和担当

要是把大家的心意当成生意算计,再厚的“国货滤镜”也经不起这么糟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