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报道,5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印度在刚刚举行的发布会上明确指出,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其打击的目标与恐怖主义有关。请问中方是否有计划发起何种倡议?林剑对此表示,中方已就当前的印巴局势阐明立场。我们对今天凌晨印度的军事行动表示遗憾,对目前事态的发展感到担忧。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邻居,也都是中国的邻国。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我们呼吁印巴双方以和平稳定大局为重。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7日,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称,印度当天对巴方的空袭已致26人死亡,46人受伤。据此前报道,巴基斯坦军方当地时间7日凌晨表示,印度向巴基斯坦本土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射导弹,巴基斯坦6个地点共发生24次爆炸袭击。巴国防部长阿西夫表示,巴方将“不惜一切代价展开报复”。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附近的飞机残骸(资料图)
当地时间5月7日4时30分左右,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在电视媒体中表示,巴基斯坦迄今击落5架印度战机。巴防长还表示,巴基斯坦已俘虏了多名印度军人。在巴防长公布相关消息后不久,总台记者自巴基斯坦方面了解到,巴击落印度战机数量升至6架。巴基斯坦外交部5月7日发表声明,表示面对印度的侵略,巴基斯坦政府、武装部队和人民团结一致。他们将始终坚定地采取行动,保护和维护巴基斯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自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袭后,印度将矛头直指巴基斯坦,双方此前多次发生交火,而且从莫迪政府的动作来看,印度还打算继续升级局势。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5月7日凌晨,印度发起了代号“辛杜尔”的军事行动,使用导弹袭击了巴基斯坦方面的目标,随后,印度主动向美国,英国,俄罗斯,阿联酋以及沙特阿拉伯等国通报了相关情况。印度主动发起袭击,又向多个国家通报情况,大概是对这次行动有信心,并且希望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但是现实情况恐怕要让莫迪失望了。
特朗普(资料图)
对于这件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措辞尤其耐人寻味,原话是“It's a shame”。这里有多重含义,可以理解为对局势感到遗憾,但要翻译成“可耻”,似乎也不是不行,全看带着什么样的立场倾向去解读。而美国之前就表示,支持印度反恐。结果现在莫迪政府打着打击恐怖主义的旗号,对巴基斯坦发起远程打击,美国现在就比较为难,不可能公然肯定印度的行为,但也没办法采取太过强硬的措辞。所以美国只会对事态发展保持观望,象征性地走流程,呼吁印巴保持克制,但不会大张旗鼓地公开介入。
我们对这场冲突的表态是:中方对凌晨印度的军事行动表示遗憾,对目前事态发展感到担忧。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邻居,也都是中国的邻国。中方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我们呼吁印巴双方以和平稳定大局为重,保持冷静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中美表态一致的原因很简单,这次冲突是印度主动发起的,并且还在故意升级冲突。本来只是一场简单的恐怖事件,印度非要搞成两国间的全面战争,这已经打破的亚太和平竞争的友好模式。
莫迪(资料图)
巴基斯坦呼吁中美介入的背后,是南亚两个核武国家在主权、经济与核威慑下的极限博弈。中美等国的态度,成为决定危机走向的关键变量。这场危机不仅考验印巴的理性与克制,更拷问国际社会的责任与担当。若大国继续“算计利益”而非“承担责任”,克什米尔的枪声或将点燃全球核危机的导火索。正如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所言:“在核时代,战争不再是政治的延续,而是文明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