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虽然二世而亡,但它结束了国家的分裂局面,并让中华文明重归大同,这功绩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抹杀的。尤其是他们留下的四大建筑,更是成为我们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

第一个是赵州桥。我们初中时就学过这篇课文吧,讲述的就是一名叫做李春的工匠建设赵州桥的故事。



在赵州桥没有建立之前,由于当地河流湍急,很多人建的桥都垮塌了。但李春使用了拱形桥的建设方式,有效解决了河水的冲刷问题,让这座桥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

直到现在这座桥仍然在使用中,并已经成为了一个宝贵的景点。赵州桥向所有人宣布,中国人的建设水平到底有多高,连地震都没办法影响分毫。



第二是大兴城,也就是现在的长安城。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大兴城居然是武将宇文恺建设的。这个人可谓文武双全的典范,大兴城就是由他亲自设计的,总面积达到了83k㎡。更牛的是他只用了一半工匠便提前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就算放到现在也是令人难以相信的。



只是在建设大兴城的过程中,宇文恺也确实做了一些极为野蛮的事情,这才让不多的工人能按期交付城池。或许为了建设这座城市,不知道有多少匠人埋葬在城市下面。

第三是京杭大运河,又是一个列入了初中课本的知名案例,直到现在京杭大运河仍然在使用中。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我们还将京杭大运河进行了扩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那时候建设大运河的工匠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建设的居然是一个能惠及中华文明数千年的伟大工程。当他们头顶烈日一步一步挪动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后世子孙会得到如此巨大的利益呢?

第4是回洛仓。回洛仓并不出名,因为现在人们已经吃饱了饭,所以对能储存粮食的仓库并没有太多的感受。可在吃不饱饭的年代,粮仓就是所有人生命的最后一道保险。



粮仓就建设在大运河的各个关键位置以方便粮食运输,回洛仓其实并不是一个或者两个仓储基地,而是遍布全国的仓储基地,最典型的建设在洛阳的回洛仓,能储存18万吨粮食,足以满足洛阳全境所有人5个月以上的需要。



可以说隋朝时间虽短,但留给中华文明的遗产实在太多。几乎每一个遗产都凝聚了当时隋朝人的伟大智慧,也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东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