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打破美国政府“先停火,后谈判”,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突破“三八线”,发起第三次战役,中朝军队越过三八线占领汉城,并前进至三七线,在世界上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当志愿军攻克汉城的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欢腾,天安门广场上祝捷活动通宵达旦……
甚至《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祝汉城光复》,文中最后宣誓般写道:“向大田前进!向大丘前进!向釜山前进!把不肯撤出的美国侵略者赶下海去!”
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而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却陷入深深的忧虑中,第三次战役志愿军虽只伤亡五千八百人,人民军伤亡仅二千七百人,歼敌却也不过一万九千人,李奇微的主力完整无损。美军虽在不断后退,却每夜只退三十公里,刚好是志愿军一夜行军的距离。志愿军晚上打不着敌人,白天却处在美军空地火力杀伤范围内,总感觉美军是在给志愿军设下了一个巨大的圈套。
第三次战役示意图
为此彭德怀彻夜难眠,经过再三考虑,终于下定了决心,不能再打下去了。
1951年1月8日,彭德怀断然命令五十军正向南挺进的一个团转入防御。同日,中朝部队在三七线全线停止前进。
彭德怀停止前进的命令一下,顿时招来了苏联驻朝鲜代表和朝鲜领导人的强烈不满。
首先来找彭德怀的是苏联驻朝大使拉佐瓦耶夫,他的另一个头衔是朝鲜人民军的总顾问,正是由于他在帮助人民军制订计划时大意轻敌,致使朝鲜战争初期人民军轻敌冒进,从而被美军从仁川登陆截断退路,最后大败而回。
志愿军炮兵
拉佐瓦耶夫一来就直接质问彭德怀“哪有这样的司令员,打了胜仗却不追击敌人?你,彭德怀,应该马上改变主意,将第三次战役打下去,要一步不停地追击敌人,一直打到釜山去,把美国人赶出朝鲜!”
彭德怀虽然恼火,却仍试图同拉佐瓦耶夫讲道理:“我军已很疲劳,又没有制空权。敌人摩托化,我军两条腿,怎么追得上敌人?如果再将敌人压缩到朝鲜半岛东南角,敌人集中了,又有洛东江阻隔,更不利于我军歼灭敌人。”
拉佐瓦耶夫继续说道:“歼灭不了敌人,我们多占领一些地方也是好的。”
彭德怀心想:这拉佐瓦耶夫是怎么当上苏军高级将领的?我军一个普通战士都能想明白的一个问题,他怎么就不明白呢?
彭德怀按住火气耐心地对拉佐瓦耶夫说道:“歼灭不了敌人的有生力量,占了地方也保不住,地方还会被敌人夺去的。因为我军装备上并不占优势,又是疲劳之师,后方空虚,后勤补给也跟不上,增援部队短时间无法到达。”
拉佐瓦耶夫拉出了太上皇的架势说:“只要你继续进攻,敌人肯定会继续败退。敌人为避免被歼灭,肯定会撤出朝鲜的。”
彭德怀终于忍不住了,不客气地说道:“你打过什么仗?你们认为,只要我们进攻,敌人肯定会退出朝鲜。我完全不能同意你们的意见。我认为,即使我们继续进攻,敌人也肯定不会退出朝鲜。我要对人民负责,对军队负责,如果错了,我承担全部责任。”
拉佐瓦耶夫当惯了太上皇,怎会听得进彭德怀的真知灼见?谈话后立刻打电报给斯大林告状。鉴于这场争论的结果关系到整个战争的命运,彭德怀也如实向毛主席汇报。志愿军停下休整,本来就是中共中央的集体意见。毛主席、周恩来当即表示支持彭德怀的意见,同时以毛主席的名义将彭德怀的报告发给斯大林。
斯大林看过两份电报后,心里立刻明白了,马上回电说道:“彭德怀是当代军事家,朝鲜战场的一切军事作战行动都应听从彭德怀同志的指挥!把拉佐瓦耶夫调回来,撤了这个笨蛋的职!”
斯大林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早就因为人民军的惨败,而对驻朝军事顾问团极为不满了,另一方面是因为志愿军自入朝作战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使得斯大林对志愿军的作战能力有了重新的认识。
彭德怀刚刚搞定了拉佐瓦耶夫,金日成又找上门来。作为朝鲜领袖,金日成盼望着朝鲜早日统一,彭德怀停止攻击的命令让他难以接受。
为此彭德怀与金日成进行了激烈的争论,金日成房间灯光通宵不灭,为此彭德怀曾命令警卫员送过去两颗安眠药,可依然缓解不了金日成内心的苦闷。
1月9日,彭德怀收到毛主席的回电,电文如下:“如朝方同志认为不必补充休整就可以南进,则亦建议提议人民军前进击敌,并可由朝鲜政府自己直接指挥。志愿军则担任仁川、汉城及三八线以北之守备。”
毛主席虽然对战局估计有些乐观,但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他不可能犯“美军自己会退出朝鲜”这种低级估计错误。
彭德怀与毛主席
1月11日,在君子里志愿军司令部,彭德怀、金日成终于爆发了一次火药味极浓的会谈。
以后被金日成定为“间谍”的朴宪永首先发言:“只要志愿军继续向南进攻,美军一定会退出朝鲜。”
彭德怀:“真的吗?如果我军去追,美军一定会退吗?”
朴宪永:“是的。”
彭德怀:“你们的依据是什么?”
朴宪永:“美国人民反对,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金日成
彭德怀顿时觉得好笑,说到:“这是一个因素,但今天不能起决定作用。如果再消灭美军三个至四个师,五万至六万人时,这个因素就会变成有利条件。再过两个月后,志愿军和人民军的力量要比现在大得多,到那时再视情况向南进军。”
朴宪永说:“到那时候美军就不一定会退了。”
朴宪永敲完了开场锣,金日成就提要求了:“最好半个月内,志愿军有三个军向南进攻,其余休整一个月再南进。”
彭德怀直接发火了:“你们说美国一定会退出朝鲜,但你们也要考虑一下,如果美军不退出朝鲜怎么办?希望速胜,又不做具体的准备,其结果将会延长战争!你们把战争胜利寄托于侥幸,就可能把战争引向失败!志愿军需要休整两个月,休整前,一个师也不能南进,如果认为我这个中朝联军总司令不称职,可以撤职!”
彭德怀又接着说道“你们如果认为只要我们一南进,美军就会退,那么,我提议由仁川至襄阳线以北的全部海岸的警备和维护后方交通线,都归中国志愿军担任。人民军五个军团十二万人已经休整两个月了,归你们自己指挥,照你们的愿望向南进攻。美军如果按你们的想象退出朝鲜,我当然庆祝朝鲜解放万岁,如果美军不退走,志愿军按预定计划南进作战!”
金日成却说:“人民军没有恢复元气,不能单独南进。”
彭德怀说:“那么去试验试验,取得点经验教训也是宝贵的嘛!”
金日成连忙说:“这不是好玩的,一试验就会付出几万人的代价。”
彭德怀说:“不是说我一南进,美军就会退吗?那么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我很难理解。”
金日成难受,彭德怀心里也不好过。拉佐瓦耶夫瞎指挥不可原谅,金日成作为朝鲜领袖,那种盼望朝鲜统一的心情却能理解。只是,他彭德怀的心情金日成能理解吗?
几年后,彭德怀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害怕过,可当志愿军打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三七线的时候,我环顾前后左右,确实非常害怕。当时倒不是考虑我个人的安危,而是眼看着几十万中朝军队处在敌人攻势的情况下,真是害怕得很。我几天几夜睡不好,总想如何摆脱这个困境。我军打到三七线后已向南推进几百公里,本来后方的物资供应线就很难维持,这时敌人又派飞机对我军运输线猛烈轰炸,使志愿军的各种物资、粮食、弹药的供应十分困难。空中有敌人飞机炸,地面对着美军的坦克大炮,左右沿海是美军的舰队,敌人不下船就可以把炮弹打过来。加之时值寒冬腊月,到处冰天雪地,战士们吃不饱穿不暖,非战斗减员日益增多。在这种严重的情况下,志愿军随时有遭厄运的可能。我不能把几十万军队的生命当儿戏,所以必须坚决地停下来,不能前进,并做好抗击敌人反攻的各种准备。”
正当中朝双方为是否继续进攻争执不断的时候,美军的反攻开始了,再次印证了彭德怀的决策的正确性,中朝联军被迫开始了第四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