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200多年前,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军队少将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在他的巨著《战争论》中写下的这句话,被后世广为流传。

此刻的老朱隐隐感觉,本次印巴冲突是“中美关税战的继续”——西方对中国武器的“集中”测试。

推理小说作者中最懂世界地缘政治的,世界地缘政治研究者中最会写推理小说的,如此,我天朝有且只有老朱爱从一堆乱糟糟的国际事件表象中扒出西方国家和他们的走狗合谋的那些下三烂的事。

今天的文章,大家当个阴谋论看,老朱给大家理一下时间线,大家看看老朱的推理是否合理。

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原本西方想的是先把俄罗斯干趴,然后以俄罗斯为跳板围殴中国,不料俄罗斯竟然挺住了,西方找不到中国在武器方面支持俄罗斯的证据,又没本事阻止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不得已,对俄罗斯已无计可施的美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周边,拜登政府希望中国周边出事,以期资金逃离中国,逃向美国去接盘美股美债,可是,印度,日本,韩国都不敢主动挑衅中国,用个菲律宾碰瓷又没多大作用,眼睁睁的看着中俄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暗自蛋疼;

特朗普上台后,不想打仗又极度缺钱的美国只得玩下三烂的手段,于是,在美国的计划中,用关税战打压中国的商品,用收购全球重要港口来制约中国商品的航道,阻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于是也便有3月4日香港大佬李嘉诚向美国贝莱德出售全球43个港口以及特朗普对中国商品抡起关税大棒的一幕。

上时间线:

2025年3月4日,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与贝莱德-TiL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拟向该财团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非中国资产,其中涉及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

2025年3月28日,中国相关部门对长和集团展开反垄断调查;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以“对等关税”的名义对输华商品再加征高达34%的关税,中国进行反制;

2025年4月3日,长和集团和贝莱德财团在香港举办了"港口资产出售仪式",签字前几个小时被市监局紧急叫停;

2025年4月10日,中美关税战达到了高潮,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

几个小时后,中国政府宣布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中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并称,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中国都不准备继续搭理特朗普了,关税战再打下去已经没意义了,如此,特朗普便只剩下了嘴硬,每天打嘴炮向美国人民展示各种赢学,一边坐电话前等啊等,等中国政府给他打电话。

买港口遏制中国商品全球运送通道的小算盘落空了,关税战也输了,除了坐下来谈,美国已经无计可施。

冷战玩不过中国,那就试试热战吧。

环视全球,包括美国在内的全天下的国家都没那个胆直接与中国爆发冲突,不得已,那就先碰个瓷儿吧,测试一下西方武器在与中国武器的对抗中会是个啥结果,然后再决定打不打热战,至此,被称为“万国武器库”的印度无疑是最佳选择,于是,“克什米尔的拜萨兰山谷发生枪击案横空出世了”。

此刻的老朱基本可以确认,拜萨兰山谷发生的枪击案是印度自导自演的,试想,如果是巴基斯坦所为,甚至哪怕只是恐怖分子搞的事,4月22号出的事了,到今天20多天了,并且已经有组织领下这活了,正常情况下,印度早就该抓人的抓人,审讯的审讯了,可是,你见有新闻说印度在这方面都进行了哪些工作么?

克什米尔的拜萨兰山谷发生的枪击案事件无论是巴基斯坦政府所为,还是恐怖分子的独狼行动,印度警方或国际社会调查一下都是很正常的事,印度自己调查不出个结果来,还拒绝国际社会插手,印度在怕啥?

继续时间线:

4月10号中国宣布的“不予以理会”,4月21号万斯访问印度,4月22号莫迪访问了沙特,当天拜萨兰山谷发生枪击案,然后莫迪便紧急回国。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与我们无关,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鼓励这些人稍微缓和局势,但我们不会卷入一场与我们无关、与美国控制能力无关的战争。” 前天,万斯在接受via smotri 新闻采访时如是说。

此刻的你,有没有感觉“黑眼哥”的话有种此地无银的味道?

转移国内矛盾、增加与美国在关税谈判中讨价还价的筹码、制造不去莫斯科参加俄罗斯卫国战争胜日80周年的庆典、牛尿喝多了自信心爆棚(增加国民凝聚力),各种理由混到一起,让老仙儿觉得,制造点事端借机打压一下巴基斯坦是可行的,然后我们便看到,印度关停了自家的大坝,用打压超过7成工业用水和民生用水都依赖印度河的巴基斯坦来刷刷存在感。

这个时候,虽然印巴两国都在向边境增加战备,但印度方面并没有急于轰炸巴基斯坦、完成美国下达的“测试西方武器与中国武器对抗”的目标,三哥知道美国在6月30号之前有超过6.5万亿美元的美债到账,眼下美国时不我待,于是三哥选择了拖字决,以期为自己多争取点利益,然后你便看到,日本防务大臣中谷元访印了。

2025年5月5日,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到访印度,与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举行了会谈。双方重申,要深化两国的防务合作,以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繁荣。



官话套话之外,真实的潜台词是,“三哥,你乖乖听咱爹的话,打击巴基斯坦测试一下西方武器跟中国武器对抗的效果,别怕花钱,这一单兄弟买了”。

再然后,你便看到,5号日本防务大臣到访的印度,不到48后的7号凌晨,印度向巴基斯坦本土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3处地点发射导弹,拉开了印巴冲突的序幕。

至此,再回过头去看,中方“不予理会”、也就是美国实质上输掉了关税战之后,万斯访问了印度,万斯到访印度的第二天发生了拜萨兰山谷枪击案,如果你认为这只是巧合的话,那么,日本防务大臣到访印度不足48小时印度便开始轰炸巴方目标,这也是巧合么?

再看看本次巴以冲突战场上,已知的被巴方打下来的武器:3架法国的阵风战机,1架俄罗斯的米格21战机,77架以色列的苍鹭无人机。

根据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近年来发布的《军事平衡》报告,印度空军加海军总共拥有包括苏-30MKI、米格-29 系列及米格-21在内的俄制战机数量为420架到440架,印度拥有的法国阵风战机只有36架,此次被巴方打下来的却有3架阵风、只有一架俄制米格,战损严重不成比例,这应该不是说俄制武器有多厉害,更大可能是此次印方出动的战机以法国的阵风为主,原因很简单,现在中俄背靠背,法国是西方阵营的,一旦打世界大战,俄方极有可能通过远程遥控把苏制武器上锁,与中国战机对抗的主力只能是法国的阵风与美国的F系列,而之所以主要测试的是法国的阵风没测试美国的F系列,老朱估计,一来若与中国开战,美国的F系列主要供应的是美军自已,没有多少余量给印度,二来,不排除美国耍了个小心机,怕万一自家的战机被打下来,影响了未来的销量不说,一旦神话破灭了美国就没有可以震慑世界、号召小弟的花架子了。

如果老朱没猜错的话,接下来,印度拥有的俄制防空导弹,俄制装甲车、步兵战车,美制的无人机,侦察机,火炮,甚至法国的潜艇,以色列的防空系统、长钉反坦克导弹、激光制导炸弹,瑞典的榴弹炮,意大利的白头鱼雷,韩国的榴弹炮、印度自己生产的光辉战机,阿琼反弹克,甚至印度的航母,等等,都将成为“测试”的目标。

当地时间5月8日,英国和美国就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达成一致英国政府同意进口美国食品和农业产品方面作出让步,以换取美方降低对英国汽车出口的关税

现在,整个脉络与分工已经很清楚了:特朗普在自己挑起的关税战输给中国之后,利用关税问题要挟已方阵营中比较有脸面的三个国家:英国,印度,日本,让英国在关税问题上向美国妥协,以满足特朗普对赢的欲望,让印度测试中国的武器,测试的费用由日本承担。

英国既没钱,又与中国隔了十万八千里,如此,英国负责关税战上向美国低头;日本有钱,但不敢直接挑战中国;印度没钱也不敢挑战中国但可以挑战巴基斯坦,因巴基斯坦的大部分武器都是来自中国,如此,日本出钱,印度出力,在克什米尔碰瓷巴基斯坦便水到渠成了。

至此,一定有人问了,印度碰瓷巴基斯坦,难道事先没考虑到中国会出手帮巴基斯坦么?

当然考虑到了,但三哥的脑回路跟人类是有不一样的,最简单的,世人普遍认为1962年的那场战争印度输了,可是,在三哥看来,你打了我却没有殖民我,一切又回到了起上点,你没赢,我没输;套用一下这一逻辑的话,印度有理由认为,“这么多年,无论我如何在中印边境挑事,中国都没打我,那不是因为中国克制,而是中国打不过我”。

毛主席三天三夜都想不明白的事,咱就不猜了,实在想知道答案,你就只当是“牛尿喝多了容易上头”好了。

以上是老朱对此次巴以冲突事件的全部推理过程,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