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战斗机在克什米尔上空呼啸而过,一场改写当代军售格局的空战就此爆发。这是中国军工体系与西方顶尖装备的首次实战碰撞,其意义深远、影响广泛。

巴基斯坦军方公布的战果震惊了世界:歼-10CE在预警机支援下,取得了击落印度空军的“阵风”与苏-30MKI的成果。“阵风”战斗机,作为法国达索公司的得意之作,素有“空中变形金刚”的美誉,单机价格高昂,印度的“特别售价”更是超过了F-35,印度空军将其视为抗衡歼-20的秘密武器。在霹雳-15E导弹面前,这些号称拥有智能航电系统、能自动生成500种战术的先进战机,不堪一击。当霹雳-15E导弹从120公里外极速飞来,“阵风”的航电系统毫无反应,就像被拔掉插头的游戏机,毫无还手之力。

这场空战中,还有一个细节格外引人关注,那就是美制F-16战机全程不见踪影,中国装备成为了绝对的主角,包揽了所有高光时刻。据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军事专家计算,印度空军此次出动的装备总价值超过10亿美元,而巴基斯坦使用的防空体系总成本却不足其三分之一 。这种性价比的巨大优势,让五角大楼的兵棋推演室里炸开了锅。他们意识到,中国军工这些年的发展,不是某一款武器的简单突破,而是整个作战体系的全面质变。从ZDK-03预警机构建的强大空中信息网,到歼-10CE战机与地面防空系统的完美无缝衔接,“中国制造”的战争机器在实战中展现出了令人恐惧的体系化优势。



华盛顿的焦虑并非毫无根据。当印度飞行员驾驶的“阵风”战机在雷达屏幕上消失时,美军驻日基地的F-15飞行员们开始反复观看这段交战录像。他们深知,在台湾海峡的上空,同样的场景随时可能上演。

这场空战还揭示了一个让西方军工集团坐立不安的真相。印度花费88亿美元引进的36架“阵风”,装备的“流星”导弹号称全球最先进中距弹,然而在实战中却被霹雳-15E全面压制。法国达索公司的工程师们至今都难以理解,中国是如何在氮化镓雷达技术和双脉冲发动机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

美国国会悄然增加了针对中国军工体系的专项研究经费。五角大楼的智库开始仔细逆向推演这场空战的每一个细节,从预警机数据链的传输效率,到电子战吊舱的干扰频段。他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军工的进步速度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对于台湾海峡上空的潜在对抗,这场空战无疑投下了一道长长的阴影。当台军还在为升级版F-16V沾沾自喜时,解放军已经用实战有力证明:现代空战早已不再是单机性能的简单比拼,而是体系与体系之间的激烈对抗。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模拟推演清晰显示,若台海爆发冲突,解放军完全可以复制“克什米尔模式”——利用预警机编织起严密的天网,以远程导弹实施精准“点名”,再辅以强大的电子压制瘫痪对方的指挥系统。这种降维打击,绝不是增加几个爱国者导弹营就能有效化解的。



这场空战不仅打破了“阵风”战机的神话,更重要的是,它撕碎了西方军工体系长期以来的技术优越感。当中国装备用实战表现充分证明,既能制造出尖端武器,又能构建起智能作战体系时,全球军火市场的天平正在发生重大的倾斜。那些曾经对美式装备深信不疑的国家,现在开始认真思考“中国方案”的性价比。毕竟,谁都不想重蹈印度“花顶级价钱买二流战力”的覆辙。

在万里之外的华盛顿,五角大楼的灯光彻夜未熄,分析师们反复回放着导弹轨迹数据,试图从纷乱的电子信号中拼凑出中国空军的真实战力。而在地球的另一端,福建某空军基地的停机坪上,新一批歼-10C正在进行起飞前的最后检查。机翼下挂载的霹雳-15导弹在月光下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仿佛在向世界宣告:现代空战的规则,已经到了改写的时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