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健康提示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个人应养成自主自律的健康习惯,主动学习健康体重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体重管理。

当你在水龙头下搓洗菜叶时是否也总在担心这件事农药真的洗掉了吗?


(图源:SOOGIF)

蔬菜是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农药残留问题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数据显示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

已连续7年保持在97%以上

但部分家庭仍存在"谈药色变"的焦虑

今天,就手把手教你科学应对农残

既保安全又锁营养!

01

有农残 ≠ 一定有害

有残留=有毒?

正确认识农药残留现状是关键。残留≠超标!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抽检数据显示,蔬菜农药残留合格率达98.3%。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设置的残留限量标准,通常比实际产生健康风险的剂量低100倍以上。

农药残留的安全性取决于残留量和种类。国家标准严格限定了农药使用量,确保在安全范围内。家庭应了解这一事实,避免过度恐慌。


(图源:Pixabay)

传统农药更危险?

农药类型也在升级。当前推广使用的吡虫啉、阿维菌素等新型农药,毒性比传统有机磷农药低50-100倍,且具有易降解特性。

不用农药更健康?

合理使用农药可减少病虫害导致的30%-50%产量损失,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02

对号入座,在家科学除农残

在此基础上,家庭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农药残留风险。

不同菜系,不同洗法

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是关键。例如,流动水预处理,用流水冲洗30秒可去除表面60%-70%的农药残留,叶菜类建议逐片冲洗,根茎类用软刷清洁缝隙;科学浸泡法,清水浸泡10-15分钟(水温不超过40℃),对水溶性农药去除率可达40%。需要注意的是,浸泡超过30分钟可能导致营养流失。

热加工处理,焯水1-2分钟可分解90%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高温烹炒可降解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去皮去蒂原则,黄瓜、茄子等带皮蔬菜去皮可去除90%以上接触性农药,草莓等浆果类去除蒂部凹陷处残留。


(图源:Pixabay)

理性选购,科学存储

同时,在生活中居民可以从选购以及存储方面入手,遵循几个基本原则,分散残留风险,如购买蔬菜水果应按时令优先原则,反季节蔬菜用药量通常是应季蔬菜的2-3倍。

其次,多样性选择,可交替选购不同种类蔬菜,避免同种农药累积;最后,科学储存降解,室温通风放置24小时,部分农药可自然分解30%-50%,降低摄入风险。

03

这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孕妇、婴幼儿家庭可重点关注农业农村部"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或选择莴苣、南瓜等不易生虫的低农药残留品种。孕妇和婴幼儿对农药残留更为敏感,选择认证产品能有效降低风险。

其次,尽量避免在外就餐,多注意新鲜水果蔬菜的清洗等,减少接触残留农药的可能性。

同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食物多样性,均衡营养摄入,进一步提升自身免疫力,有效应对潜在风险。


(图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膳食宝塔)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每日摄入蔬菜的益处远大于

农药残留的潜在风险

通过科学处理和理性选购

完全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建议家庭建立"充分清洗+合理烹饪"的基本防护措施

既不必过度恐慌

也要保持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

来源:福建疾控

一审:陈素玲

二审:黄新珠

三审:宁永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