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的定日,依然雪覆群山,定结湿地中的草木,逐渐绿意焕浓。近日,记者驱车从日喀则市来到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重灾区长所乡嘎旦村,在这里看到了“浓浓”的希望与生机。

  2025年1月7日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发生后,记者曾三次来到嘎旦村采访报道。短短数月内,受灾地区农业生产与群众生活展现出了强劲的恢复势头。通过政府统筹、多方支援与群众自救的合力,嘎旦村的生产生活逐步步入正轨,蔬菜大棚重现生机,畜牧业稳步复苏,为灾后重建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图为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震后修缮的蔬菜温室大棚 摄影:赵振宇

  “这是我们地震发生后重新修缮好的蔬菜温室大棚。你现在看到的蔬菜已经是地震发生后我们所种出的第二茬蔬菜了。”在嘎旦村村委会主任顿珠的身后,是17个整齐的蔬菜温室大棚,上海青、白萝卜、番茄等蔬菜长势正旺,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更是在震后灾后重建这一重要阶段,给村民们带来了蓬勃向上的力量,让所有人更有希望、更有力量地去建设家园。

  在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是唯一开展蔬菜温室大棚种植的村庄。长期以来,嘎旦村不仅为定日县周边提供了稳定的蔬菜供应,而且还解决了村中每户一人的就业问题。以2022年为例,参与嘎旦村农业合作社劳作的村民共领取到64.38万元的绩效工资,为每户都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24年,除绩效工资外,全村共分红15余万元。




图为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震后修缮的蔬菜温室大棚 摄影:赵振宇

  “从3月6日开始,也就是地震发生的两个月后,我们村的蔬菜温室大棚就已经开始了修缮工作。定日县农业农村局按照一个大棚3万元的标准,为我们村共拨付了51万元的修缮资金,这也是我们村的蔬菜温室大棚为什么恢复这么快的重要原因。”嘎旦村科技振兴专干旦增萨珍告诉记者。

  从修缮所需的阳光板、玻璃、遮阳网,到耕种所需的菜籽、肥料、农具,嘎旦村利用好上级所拨付的每一分资金,仅用10余天的时间,震后受损的蔬菜温室大棚就迅速恢复了正常种植。




图为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震后修缮的蔬菜温室大棚内长势正旺的绿叶菜 摄影:赵振宇

  “3月15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播下了第一批菜籽,4月初的时候,我们的第一茬蔬菜已上市销售。当初党和政府为了帮助我们脱贫致富建设起了这片大棚,现在又给我们投入这么多钱帮助我们修缮大棚,真的特别感谢。”顿珠说。




图为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村委会主任顿珠在震后修缮的蔬菜温室大棚内为记者展示棚内种植出的白萝卜 摄影:赵振宇

  地震发生至今,嘎旦村有4名村民递交入党申请书,主动申请加入党组织。

  地震发生至今,嘎旦村里的大多数年轻人已放心地离开家乡,赴拉萨等地外出务工。

  地震发生至今,嘎旦村已有新生儿降生在这片土地,将与这片震后的村庄一起茁壮成长。

  从冻土中破芽的蔬菜到健康成长的牲畜,从临时板房到重建蓝图,定日县受灾地区正以“加速度”恢复生机。政府精准施策、群众积极参与、科技与传统智慧结合,共同书写了高原灾后重建的动人篇章。我们期盼,我们渴望,我们笃信,未来随着更多重建项目落地,这片土地将焕发更蓬勃的活力。(中国西藏网 记者/赵振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