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年轻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情感价值和参与体验,从看重“性价比”转向“心价比”,新消费热点和新型文旅生活体验也随之出现。近日,记者来到山西、辽宁、广西三地,体验当地文旅消费的“心价比”。
辽宁沈阳:“硬核混搭”提升文旅“心价比”
本报记者 葛 鑫
市民在沈阳环球港动感城内体验运动设施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供图
今年“五一”假期,沈阳文旅市场以105.87亿元的消费答卷惊艳亮相。“五一”假期前4天,沈阳市文旅消费规模在全国排名第十七、东北地区排名第一,这座传统工业重镇正上演着文旅产业的“基因重组”。
24处重点监测场景接待量全线飘红,中医药夜市里把脉与欢乐共舞……沈阳用现象级场景创新诠释着“心价比”时代的消费密码。
在沈阳环球港动感城内,266米悬空光影跑道上,年轻跑者与全息投影的东北虎竞速;森林卡丁车赛道里,引擎轰鸣与松涛声交织成奇特的混响。作为东北首个“体育+”大型商业综合体,环球港动感城吸引大批“Z世代”游客,印证城市更新的速度。“这里好玩得不像是商场,像是未来城市的模拟场景。”游客李晓彤说。
沈阳故宫的琉璃瓦映照着无人机灯光秀,张学良旧居里的数字导览还原民国风云,中国工业博物馆将重型机床变成光影艺术装置……历史厚度与科技锐度碰撞出奇妙的火花。“在机床旁喝杯咖啡,这种反差感很酷。”北京游客王伟说。
中街的裸眼3D大屏与彩电塔夜市的喧嚣相遇,数字艺术展与非遗剪纸工作坊也可比邻而居,浑河游船派对的电子乐与中医夜市的艾草香交织,演绎着硬核的混搭美学。在200位中医专家坐镇的夜市里,“把脉+撸串”吸引游客关注,枸杞羊肉串、当归奶茶成为新晋“网红”单品。
在这场消费变革中,沈阳文旅展现出强大的场景制造力。环球港将体育赛事变为全民嘉年华,K11用毕加索工坊解构艺术,工业遗址变身赛博朋克“打卡”地。当城市空间进化为情绪疗愈场、文化共鸣箱和社交货币制造机,“来过”正升维为“体验过、感动过、分享过”。
【记者手记】
站在环球港266米悬空光影跑道的玻璃观景台上,一旁是呼啸而过的卡丁车流,另一边是霞光中的故宫飞檐。这些充满张力的画面,恰是沈阳文旅进化的脉搏——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时代美学。
沈阳文旅的突围之路,是工业化思维向体验式思维的转型。中国工业博物馆让老式冲床与电竞舞台同框,中医药夜市让把脉台与烧烤架并行,这种“硬核混搭”将制造业的模块化思维应用于场景创新。沈阳正在把车间里的流水线,变成文旅新场景的生产线。
悬空跑道满足冒险欲,中医夜市治愈焦虑感,艺术工坊填补精神需求……沈阳文旅的“爆款”场景不是简单的堆砌设施,而是构建情绪价值闭环,每个触点都在制造情感羁绊,让每个游客都成为城市代言人。
“我们不是在建造场所,而是在培育内容生态。”在采访中,一位文旅投资人的话令我深思。从“工业锈带”到“文旅秀带”,沈阳正以工业级创新打造新消费,用体育综合体重构商业空间,以数字艺术重塑文化表达,让传统文化碰撞体验经济,以现象级场景创新营建城市IP。
将工业遗产转化为社交货币,用科技手段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其本质是重构城市吸引力方程式。这场以“心价比”为标尺的文旅变革,正在书写老工业城市转型的新范式——把人引来,更要让心留下。
山西太原:集章“打卡”,逛不腻
郭志清 本报记者 朱 萌
游客在展位前集章 山西省文化馆供图
今年“五一”假期,一场以山西非遗为主打的特色集市在太原市中正天街举办。展会通过通关文牒集章、相声表演、试吃试玩等活动增强趣味性,有参与者直呼:“原来山西还可以这么玩!”
近日举办的2025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产品采购大会,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山西省文化馆主办,40余个展位汇聚全省11地市的非遗技艺、民间工艺、文创产品和特色美食。活动现场分为山西北部、南部、中部三个非遗市集区域,市民、游客可以领取市集文牒,并在每个展位获取免费的专属印章。
市集上,市民、游客热情参与集章活动,手持集市文牒逛市集、集章、兑奖券,几千份集市文牒供不应求。“我集齐了41个章,换到了演出票和美食券。‘通关文牒’的形式之前常在景区和博物馆看到,这次每个摊位都可以集章,一边逛一边集,还能了解山西非遗,让我大开眼界。”一位游客说。
在逛市集、集章的过程中,有不少游客购买了相关产品,澄泥砚、绛笔绛墨、沁源本草手工皂、漆器工艺、琉璃冰箱贴、晋温恭碗团等深受欢迎,展位前的游客络绎不绝。
为丰富节日文化生活,活动期间,涵盖相声、综艺表演、民族器乐、经典民歌、晋剧选段等文艺形式的十场演出轮番登场,带动了街区氛围。在通关兑换点,剧场演出票、美食抵用券成为兑换的热门奖品。许多市民在观看演出、逛展“打卡”的同时,顺带吃、购、娱,一体化消费激活了假日消费。
据统计,五天的时间里,该活动线下发放集市文牒2500份,吸引33.2万余人次。在线上,还有云上文采会和旅游达人逛会直播,为网友讲述山西文化。
【记者手记】
在当代年轻人的文旅消费偏好中,集章“打卡”已成为主流方式之一。近年来,山西推出了不少相关活动,如太原府城游文旅集章护照,充分融合府城历史文化、经典建筑、商业娱乐及旅游休闲,让游客全方位了解太原;“跟着悟空游山西打卡点”在今年“五一”假期增至91个,同步推出线下通关文牒2.0版本和“晋享美好”小程序,带给游客虚拟与现实结合的全新体验。
这些活动收获的广泛参与和正面反馈,反映出年轻一代对精神满足、文化认同和社交参与的深层需求。对多数年轻游客,通过集章“打卡”能获得类似游戏通关的成就感、满足感。对于旅行目的地的文旅部门和相关景区而言,这类活动能够很好地激发游客的探索欲,引导游客深入游览,同时增强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记忆,激发消费活力,可谓一举多得。比如,此次在太原繁华商业街区里举办的文采会,用免费盖章为展位引流,并设置了“打卡”全部摊位的通关奖励,挖掘潜在需求,收获了不错的成效。
如今,情绪价值赋予旅游更深层次的情感意义。文旅行业应抓住情绪需求,在创意设计、文化深度与服务质量上持续优化,同时警惕过度商业化,力争从“爆红”走向“长红”。
广西南宁:百年水街有了“年轻力”
本报记者 郭凯倩
老南宁记忆陈列馆 受访单位供图
广西南宁百年水街,因水而生、依水而居、凭水而兴。这里曾是码头号子与商贾吆喝交织的繁华之地,储存着老南宁人的文化记忆,如今也成为年轻人探寻城市发展脉络、假日悠闲娱乐的好去处。
记者日前走进水街,只见两边的骑楼建筑保留着原本的历史肌理,老字号的灯牌亮起。
夜晚的水街人声鼎沸。董达庭商住楼外墙上,一场灯光秀重现水街辉煌历史。舞台上,宾阳炮龙、花婆舞等非遗特色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还有系列动漫人物角色扮演引发阵阵欢呼声。一旁的国潮市集琳琅满目,各种非遗文创、特色小吃串联起潮玩消费。代表水街记忆的董达庭商住楼、两湖会馆、新会书院、南宁商会旧址,成为非遗文创展厅、南宁骑楼文化陈列馆、邕剧传承基地和老南宁记忆陈列馆,为水街注入了多元业态,搭建起一个“国潮+演艺”主题的沉浸式休闲街区。
“如今,水街与三街两巷、中山路进行联动改造,人们既可以逛博物馆、陈列馆,又能品尝南宁地道美食,还能欣赏娱乐性项目。”趁着夜色,市民吴雨泽特意穿上旗袍,到水街感受一次沉浸式穿越之旅。
“通过挖掘水街百年历史文化脉络,续写新潮生活,让传统与潮流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触摸南宁的年轻脉搏。”相关负责人表示,水街将聚焦打造新锐潮流聚集地与前沿生活文化体验平台,与邻近的三街两巷、中山路形成“文化体验—潮流消费—美食寻味”的文旅消费闭环。三大历史街区将强化差异定位,协同发展,构建白天逛古街、夜晚品烟火、全天沉浸式体验的全时段消费生态圈。
【记者手记】
“落雨大,水浸街,阿妈带我买拖鞋。”对于很多年轻人和外地游客来说,水街曾经的繁华或许只能从老人口中的歌谣或者老照片中窥见一二。
在此之前,南宁市对三街两巷的提升改造已经成为广西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典范案例,通过开展系统的保护修缮工作,成功塑造了承载“老南宁”记忆的城市会客厅。如今水街再次焕新,以“潮韵邕州”为定位,在古建保护的基础上围绕文化探索、潮流前沿、沉浸演艺、生活方式四大类业态,打造南宁文旅融合发展的又一个典范。
走进水街,记者发现,慕名而来的不仅有前来寻找记忆的老南宁人,还有许多年轻人,他们或是结伴同游,在市集上淘淘心仪的非遗文创,三两朋友招呼着走进街边的美食老字号;或是穿着民族服饰沿街“打卡”拍照,扮演动漫人物,成为舞台上的焦点。他们来到水街的目的或许不同,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来到这里,是因为水街呈现的多元业态总有一样是他们所期许的: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是国潮时尚的;既是充满文化底蕴的,也是弥漫烟火气息的;可以是动感活力的,也可以是娱乐闲适的……古城虽老,却焕发着无限的新生活力。
街区要吸引年轻人、留住年轻人,需要与他们同频共振。
2025年5月10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辽宁沈阳:“硬核混搭”提升文旅“心价比”》、
《山西太原:集章“打卡”,逛不腻》、
《广西南宁:百年水街有了“年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