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不断“念经”下,中方勉强同意和美方在瑞士“接触”,不过中方把话说得明白,这不是谈判,而是出于对全球经济负责的一场沟通。
可特朗普似乎把中国的善意当成了对美低头,还没见面,白宫再度放话:145%的对华关税,一分不会少。明明是美国在求中国见面,特朗普姿态为何还在打肿脸充胖子?他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戏还没开锣,主角先叫板
2025年4月初,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把对华关税总税率拉高到145%,接着,美国一边加税,一边又频繁放风说“愿意接触”。财政部、白宫幕僚甚至社交媒体账号都在暗示:我们愿意谈。
中方起初没理,毕竟你刚加完税,转头就想谈,两面三刀算是给美国玩明白了。但考虑到全球经济局势、中美之间的责任,以及中国所一贯秉持的理性克制态度,最终中方还是同意在瑞士见一面,行程三天,还顺带安排了其他外交活动——但是中方明确表示这不是谈判,是“接触”。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7日明确表态:“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中方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同意接触。”
可中方这边刚答应,当日,特朗普便在白宫记者会上又开始表演。他说中方主动要求这次会面,他拒绝在接触前降低145%的对华关税,甚至还煞有介事地强调:“现在的美国什么损失都没有。”
特朗普再度上演反复横跳让全球吃瓜群众瞠目结舌,所有人都看得一清二楚,关税战打到现在到底谁更吃亏,到底是谁该服软。结果特朗普偏要颠倒黑白,努力营造一种“我赢了”的假象自欺欺人,实在让人费解。
而美国财长贝森特的表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记者问谁先给谁打电话时,贝森特一脸紧张,结结巴巴,遮遮掩掩,与特朗普那种坚定的口气形成鲜明对比。
很显然,美方是想制造一个中方受不了压力、主动求和”的假象,这也是特朗普惯用的“选战技法——打强硬牌、塑造对手软弱、赢得国内选民支持。
对特朗普来说,打中国牌是最能聚焦注意力的武器。但这套剧本,早就被中方看穿了、吃透了。从中方的这次措辞中就能看出,一开始就没打算相信特朗普,只不过是应美方要求顺道见一面罢了,中方永远不可能接受这种“先打你再谈判”的方式,这不是谈判,而是讹诈!
中方这次赴会,明确强调“接触”核心就是:先看看你到底想干什么,如果你仍然拿145%的关税当筹码,那就没什么好谈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双方的诉求根本不同。特朗普想要的,是中美之间来一次真正的贸易谈判,彻底解决包括关税在内的所有问题,好让自己有点可以张扬的政绩。
为了把中方拽到谈判桌上,他可不惜把关税当作筹码:你们不跟我谈,我就不降关税。
可是,美国现在的经济状况也根本撑不起这场强硬。2025年第一季度GDP环比下滑0.3%,这不是数字游戏,而是三年来首次负增长。所以到底是谁该着急?
145%关税背后,藏着多少美国人的怨气
起初,美国那边透出来的风声,总带着那么点“你看,他们先扛不住了”的优越感。中国这边当然不吃这一套,回应也很干脆:想谈可以,先拿出诚意来,毕竟这事本身就是美国先挑起的,更吃亏的也是美国,中国可没死乞白赖地求美国。
数据不会,从4月对中国加征145%关税开始,美国超市货架商品是一天一个价,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普通家庭年开支因关税增加近5000美元,消费者信心跌至12年最低。
供应链断裂,洛杉矶港的集装箱船排队量减少40%,西海岸码头工人面临大规模裁员。美国企业抢在关税生效前囤货,进口额激增41%,反而把一季度GDP拉低了5个百分点。
惨烈数据的背后是企业信心的塌方,是资本市场的震荡,更严重的是,3月的贸易逆差暴涨到1405亿美元,几乎是历史极值。
两万亿的“天价菜单”
关键时刻,特朗普又唱了一出“狮子大开口”的戏。
早在这次放话之前,他就给中国开出了一张能把人下巴惊掉的“采购清单”——两万亿美元!换成人民币,那就是足足十五万亿!这数字,光听着都让人头晕眼花。买啥呢?主要还是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农产品,比如大豆、牛肉,再加上石油、天然气这些传统能源。
更离谱的是,他还规定,这两万亿必须在他执政的四年内买完,平均下来每年就得掏五千亿美元。这还不算完,清单里还夹带着一大堆政治经济捆绑的“私货”:逼着抖音海外版卖身,限制中国出口关键金属。
甚至还想对中国的内政指手画脚,要求减少军费开支,配合美国去制裁别的国家。这份清单,那是什么谈判条件,简直就是赤裸裸的经济勒索,跟当年“新殖民主义”那套路数有什么区别?
中国手里可不止一张牌。
用关税当枪使,逼着你牺牲核心利益,换取一点点表面的“合作”,这种条件,别说中国,就是换个稍微有点骨气的国家,恐怕也咽不下这口气。这也让人不得不怀疑,特朗普到底有没有真心想谈。
他开出的这些条件,很多在操作层面上就自相矛盾。比如说,美国自家的农业和能源产能,能不能跟上这么庞大的采购量,都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更别提让中国放弃科技自主,改变中立的外交立场,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其实,美国那边也是压力山大。制造业成本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涨,老百姓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贵。有报道说,一双从中国进口的鞋,加了关税,价格能直接翻倍。沃尔玛里卖的自行车也跟着猛涨。就连一根不起眼的手机数据线,因为取消了小额包裹免税政策,运费也水涨船高。
沃尔玛、家得宝这些零售业的巨头,都快急哭了,公开给白宫施加压力:再这么加税,我们只能裁员关店了!那些指望中国市场的农民兄弟们,更是苦水倒不尽,大豆出口量暴跌,急得开着卡车去华盛顿表达不满。
瑞士握手,能解开多少死结
中国在瑞士会谈前划出三条红线:美方必须停止威胁、取消单边关税、拿出诚意。 商务部发言人撂下狠话:“说一套做一套就别谈! ”果然第二天,特朗普又取消30亿美元商品关税豁免,还狂加国防预算。
这场谈判的本质,是“美国优先”那种单边主义,跟“互利共赢”这种多边理念的正面碰撞。特朗普的强硬姿态背后,藏着的是经济数据不佳和连任压力的双重焦虑。而中国的冷静和淡定,则来源于自身的战略定力和多元化发展的底气。
所以说,这瑞士会谈,充其量也就是个互相探底的“前奏”,离真正解决问题,恐怕还有九曲十八弯。这出大戏啊,看来还得接着演。我们不妨搬个小板凳,泡杯清茶,且看这风云如何变幻,最终,还是得靠实力和智慧说话。
各位怎么看这场中美经贸博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