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85年成立的成都军区守备二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两国的长期对峙中担任着防卫边境,藩守国土的重要国防任务。

这支英雄般的部队前前后后受到过上级的三十二次表扬,在中越对峙期间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英雄般的队伍,在1988年却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在交班会的会议室里,守备二师的副师长崇云祥政委李正贤像押送犯人一样,把师长李德金的胳膊向后架起。

“接到上级命令,你被控制起来了!”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李德金 前排左四)

一、私自持枪,威胁门卫

在1988年的1月份,师长李德金返回位于昆明的粮油机械厂的家中过除夕,然而到了门口却被值班门卫拦下

门卫像连珠炮一样进行着身份盘查:

“叫什么名字?干什么来的?家住哪一栋?有身份证明吗?”

李德金本就脾气火爆,一听新换的门卫竟然连自己都不认识,顿时火大。

然而门卫并没有意识到李德金的愤怒,两个人在本应正常的询问和盘查过程中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李德金师长是从枪林弹雨里滚出来的好汉,是从军队里熬出来的男人,上到司令下到士兵谁敢跟他这样说话?

更何况,要是让别人知道一个小小的门卫都敢和自己大呼小叫地吵架,自己的面子往哪放?

一时气涌心头,李德金唰的一声把枪拔出来,狠狠地抵在门卫的额头上,说道:

“再不放我进去,小心我毙了你!”

按理说,军人返乡时携带枪支已经是大忌,这次李德金师长甚至还把枪抵在了门卫的头上,应该是严重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了。

没想到这个门卫不仅不怕,还要向省军区举报李德金

幸好在省军区的同志们的劝说下,门卫放弃举报,选择私了。

这件事并未对李德金造成任何影响,虽然他行事风风火火,但毕竟没有酿成大错。而这件小事更不应该成为他手下将士“绑架”他的理由。

到底是什么事,把这位师长推入深渊?

二、临阵换帅的神秘电话

1988年11月中旬的一个深夜,成都守备2师政治部主任刘智浚在熟睡中被一阵强烈的电话铃声吵醒,迷迷糊糊地接过放在床头的电话。



(刘智浚 右一)

“谁啊?”刘智浚以为连队上出了什么情况,大声问道。

“我是政委!你是刘智浚吗?”

回答声更大,且显得十分匆忙又着急,刘智浚在脑海中迅速搜索着,很快意识到是云南省军区政委赵坤中将给自己打电话,于是迅速清了清嗓子:

“我是刘智浚。”

赵坤政委接着说:“我说话,你认真听。不要问为什么,明白了没有?”



刘智浚感到惊讶,但还是说“明白了。”

“你可不可以进去总机房?”

“可以。”

赵政委说:“你马上到总机房听电话。”

刘智浚迅速穿戴好衣帽,大步流星地向着总机房走去,他的心中升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直觉告诉他,可能有大事要发生了。



赵坤 右一

总机房属于军中要地,四周有围墙保护,是部队的神经中枢。他来到围墙铁门外,向值班的接线员喊话:“我是政治部刘主任,请开一下门,我有要事进入。”

因为平时他就和总机房值班室的小同志们比较熟,值班门卫未做太多阻拦就将他放入。

刘智浚让值班的接线员接通省军区领导的电话,接线员告诉他电话一直通着,刘智浚心里更觉不妙——

如果是军区领导一直在等着自己的电话,那就说明他们要说的事情可能涉及师部的高级领导。



拿起耳机和话筒之后,对面传来了王祖训司令的声音,“你身边有其他人吗?让他们都出去。”

刘智浚摆了摆手,示意值班接线员出去。

王司令继续说:“我的身边是赵政委和喻主任,我不是以个人名义给你接电话,而是以省军区的集体决策的名义。”

刘智浚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接下来的话是王司令代表省军区向自己下达的正式命令,他迅速整理了思路,准备好迎接石破天惊的大事。



刘智浚与警卫员

你们的师长出问题了。经请示成都军区批准,要把他控制起来。由你们师先执行,省军区带他的人明早就到。明天一早,你先向你们军区的政委李正贤报告,最好是能在吃早餐的时候对李德金采取行动。你今天晚上不要睡觉,去观察他的动向。注意,他的身上有三支枪。

王司令的话像连珠炮一样劈头盖脸地把刘智浚弄得晕头转向,怎么李德金师长就出事了?到底出了什么事?他平时一直是严肃认真,兢兢业业的形象啊!



刘智浚

但多年从军生涯带来的镇定使他明白了这通来自省军区的神秘电话的用意——李德金师长出问题了!他们要把他控制起来!刘智浚答应下了司令的部署命令。

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李德金师长到底出了什么事?难道是因为那次除夕夜他把枪抵在了警卫员的脑袋上?难道是因为那个门卫有着深不可测,能够上达天听的本领?

如果不是因为门卫,难道是因为李德金师长贪污腐败,甚至叛国叛党?

刘智浚不敢多想了,他只想赶快想办法执行司令员的命令——面对一个带枪的老上级,老师长,他该怎么控制住呢?



(刘智浚 右一)

三、抓捕师长

寂静的黑夜里,簌簌地传来西北风,这一支驻守边疆的部队,注定要迎来石破天惊的大事——

守备二师的一把手,部队的首脑,受人尊敬的师长李德金,即将被他的手下抓捕。

“军区的命令,明早控制李德金师长。”

刘智浚对副师长崇云祥传达了省军区的命令,他们两个虽然不知道到底为什么,但还是认真地研讨了许久李德金的抓捕工作如何开展,以及如何向其他常委传达指示等问题。

两个人在密室里密谋着秘密抓捕他们的师长

密,不透风。



早上七点钟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在政治部主任刘智浚的安排下,除了师长李德军以外的其他常委聚集在了一起,召开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常委会。

李正贤政委严肃地问:“老刘,你再好好想一想,昨天晚上有没有听错?”

刘智浚斩钉截铁地说,“不会有错,省军区的人应当已经在路上了,今天上午就会带他走。”

刘智浚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如果抓对了自然没话说,但如果一旦抓错了,一个政委带着一帮人,抓了师长,这不是造反吗?



守备二师常委会随即确定了两套方案。第一方案是在早餐时进行抓捕,第二方案是在交班会后进行。

吃早饭的时候,刘智浚、李正贤政委、崇云祥副师长都食不甘味,一直在眼观六路地关注着食堂的大门,想要追踪到师长李德金去哪张桌子上吃饭。

刘智浚一行人放慢速度,细嚼慢咽,等待李德金师长的来临,但出人意料的是,饭都吃完了,师长还是不见人影。

难道他早就知道了他们的抓捕行动?

难道他早就做好了抵抗准备?

难道他早就正端着三把枪,准备鱼死网破?

幸好,在交班会上,李德金没有爽约。



上午 8 点,上班号声刚落,交班会即将开始,师长就拖着疲惫的身子进入作战室,大家看到他无精打采的样子,就知道他夜里没有休息好。

交班会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完毕,在快要结束的时候,李政委说:“科长们回去吧,常委们留一下,我事要说。”

李德金似乎感到有些惊讶,李正贤政委要开常委会,怎么会没向自己提前汇报?自己为什么不知道今天开常委会的内容?



科长们离开以后,李政委把门关上,刘智浚和崇副师长按照预先的安排,快步走到师长两旁。

“师长,你有什么问题,我们不知道。我们按军区命令,要把你控制起来,很快军区就会来人带你到昆明,希望你配合,不要做对不起全师官兵的事情。”

在李政委说话的过程中,刘智浚和崇云祥用力把李德金架在中间,像押送犯人一样。崇云祥还用手去摸他身上,检查是否带有枪支。他见到我们的举动,连忙说:

“我没有带枪,我没有带枪,身上只有钥匙。”

李德金一边说着,一边把钥匙掏出来给所有人看。



出人意料的是,李德金没有挣扎,也没有叫冤,似乎自己心里知道答案,又似乎一直在等待着这注定的结局。

唯一的惊讶应该来自于,李德金真的没有想到会是今天早上。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

当天上午,守备二师的师长李德金被军区保卫处带走。

四、真相大白

守备二师的全体官兵一直在等待军区对师长的调查结果。这支1985年成立的钢铁般的队伍,从对越自卫反击战以来,前前后后获得过三十二次上级表扬,而这一切都是李德金和全体官兵的努力结果。

而今突然把兢兢业业的师长抓走,谁能理解?

可是守备二师的官兵们不知道的是,这位李德金师长身上,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首先是经济问题。李德金曾经和后勤部长一起私吞了一笔数额不小的公款汽油费。

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一件小事,大不了自罚三杯,充其量也就是通报批评,降级使用。

真正致命的,是他寻人顶罪的事。

在蒙自军分区的那段时间,李德金还是参谋长的时候,曾与通信科长以考察为由前往下级部队。

期间,自信满满的李德金强行从驾驶员手中接过了方向盘,并向通讯科长打着包票,声称自己的驾车技术十分娴熟,比部队的那些驾驶员的技术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通讯科长想着让参谋长过过车瘾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也就只能答应了下来,而驾驶员也只好坐到了后排。

谁都没有想到,李德金上车之后猛地一脚踩下了油门,车速简直是在狂飙。

驾驶员知道李德金的脾气火爆,以自己的身份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系上了安全带,双手紧紧扶着把手。他不知道,正是这一举动,让他捡回一条命。



一旁的通讯科长忍不住有些担心,不止一次提醒李德金放慢车速,可是他却忘记了系上自己的安全带,也没有扶住把手。

脾气火爆的人往往十分自信,明显,李德金就是这种人。他不仅没有把通讯科长的话放在心里,还要继续猛踩油门。

突然,只听砰的一声,由李德金所驾驶的越野车竟然一个翻身摔到了河里,车身出现了严重的损坏。

通讯科长当场死亡,驾驶员和李德金都受了重伤。



李德金感到害怕了,他知道这次自己犯下了大罪过,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也为了能够逃脱法律的审判,他威逼利诱驾驶员把此事隐瞒了下来,说成是驾驶员自己驾驶不慎导致的意外事故,驾驶员不敢违拗参谋长的意思。

况且如果自己能保全李德金,李德金承诺了要给自己丰厚的报酬。

而如果自己揭发李德金,自己还是一样要负法律责任。两相比较,趋利避害。

于是他便替李德金背了黑锅,在监狱里蹲了几年。李德金也兑现了承诺,把他调回了河南,又授意让他火速升迁,意图堵住他的嘴。



晚年合影,前排:刘智浚、李德金、李正贤、崇云祥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或许连李德金都已经全然忘记了这件事。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在“百万大裁军”时期,军区竟然查到了这位火速升迁的司机,并由此拔出萝卜带出泥,翻出了这尘封已久却骇人听闻的陈年往事。

最终,李德金被开除了党籍,被法院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并从师级降为了团级。

三年后,李德金终于出狱,但却再也没有颜面回到守备二师这支英雄的部队——他愧对他的战友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