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思萱者,楚地宜昌人也,后徙居粤港。少通音律,善歌舞,尤工古筝,年未及笄已显才名。
其父为商贾,家资丰渥,遂延名师授艺,欲成闺秀之才,然思萱性桀骜,不喜闺阁针黹,独慕脂粉霓裳,尝谓:"吾宁为台上惊鸿影,不作深闺掌灯人。"
年十七,思萱应深圳选美,以霓裳羽衣舞夺魁,一时艳冠鹏城。时人赞曰:"体态轻盈若惊鸿,顾盼生辉胜明珠。"自此声名鹊起,邀约不绝。翌年,更负笈英属香港,修习传媒之术,其间屡屡现身荧屏,或为主持,或作嘉宾,渐成港岛新星。
岁在甲辰,环球小姐大赛华裔赛区启幕。思萱精心筹备,散金百万购得巴黎高定时装,聘好莱坞造型师设计妆容。赛场上,其舞步翩若惊鸿,问答机锋暗藏机巧,终以压倒性票数登顶。当其头戴钻石桂冠,手持权杖而立时,观者无不惊叹:"此非天仙下凡乎?"
然其登科之途,暗藏玄机。按大赛规例,参选者须持海外名校学位。思萱既无真才实学,遂萌邪念。
时值庚子疫乱,海外学府多行网课,其乃伪作哥伦比亚大学入学文书,伪造成绩单,更收买中介伪造学历公证。
港大某教授利欲熏心,竟为其大开方便之门,遂得入读新闻传播硕士。
纸终包不住火,岁在乙巳,有匿名者举发其学历不实。港大旋即彻查,发现其所谓"哥大录取通知书"乃PS伪造,成绩单数字全系杜撰,更查得中介账户往来异常。
时思萱已凭此学历获邀赴英演讲,正于剑桥大学讲堂侃侃而谈,忽闻警笛大作,执法者破门而入,观者哗然。
司法部门讯问时,思萱犹狡辩:"学术不端乃行业潜规则,何独责我?"然铁证如山,终难抵赖。
法官认定其"蓄意欺诈,玷污学术尊严",依律判监二百四十日,褫夺冠军头衔,追缴奖金百万。
妮妮曰:观思萱之事,有三惑焉:
其一曰"才艺误人"。古有赵飞燕以舞技惑君,今有李氏以美色邀宠。然飞燕姊妹终遭祸患,思萱虽暂得浮名,终陷囹圄。岂非天网恢恢乎?
其二曰"学历之弊"。今世举子竞相求洋学位,中介遂成产业链。思萱案不过冰山一角,若不整饬学风,恐将"文凭造假"化为寻常之事。
其三曰"舆论之过"。其夺冠时,媒体竞相吹捧,鲜有究其根底;及至败露,又群起攻之。此等"捧杀"之道,岂非助长虚妄之风?
司马迁尝言:"祸莫憯于欲利。"思萱以一己之私,毁学术清誉,败选美风纪,终成反面教材。后人观之,当引以为戒,勿使浮名蔽目,虚荣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