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红场举行了阅兵仪式,我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也受邀参加。
这是他们走过莫斯科红场时,那雄赳赳气昂昂,威武抖擞的气势。
光看图片,你可能感受不到那种震撼。
因为来参加阅兵的13个国家的仪仗队,每一支队伍走过红场的时候,都是整整齐齐,英姿飒爽的。
但是,在阅兵开始之前的彩排间隙,大家休息的时候,各国仪仗队的表现那却完全不一样。
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其他国家吵吵闹闹,散漫放松的氛围,可到画面转到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时候,我瞬间就被震撼了。
,时长00:41
相信看完视频的朋友们,和我是一样的感受,就四个字:钢铁之师!
很多人经常在质疑,这么多年没打仗了,解放军还有战斗力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现代战争虽然武器装备很重要,但起到决定性因素的,是人,还得是人。
有喷子看到这可能要说了:难道站个军姿,就能看出来战斗力了?
还真是这样。
你想想,当外国军队在等待彩排入场时,谈笑风生,可能在讨论莫斯科哪家餐厅的红菜汤更地道的时候。
而我们呢?
这不动如山的姿态,像钢钉般钉在原地的状态,对于外国军队来说其实是一种震慑。
试想一下,如果以后,他们要在战场上面对这样一支部队的时候,心里那得多恐惧啊?
战场上流的是血,而和平年代,流的是汗。
如果连汗都不愿意流,躲懒怕累的话,那这样的军队到了战场上还能有战斗力吗?
这就像经常有人质疑:军队里为啥要求军人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有必要吗?
实际上,大有必要。
一方面,这样有助于培养军人的纪律性和组织性。
而另一方面,磨炼军人意志,有助军容军貌的建设。
可别小看这两项,一天两天看不出来,可是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改变一支队伍的面貌,塑造出钢铁般的意志和纪律。
聊到这,我又不得不拿我们的好邻居印度来举例了。
虽然这一次印度没来参加红场阅兵,当然他们也没资格过来。
不过印度倒也在每年的1月26日举行过国庆日的庆祝活动。
2023年1月26日,是印度第75个国庆日。
印度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结果嘛。
嗯,招牌的摩托车特技飞人表演是一样要有的。
一开始我还不明白为啥印度每次都要表演这种高难度的叠罗汉飞天特技。
现在,我懂了。
因为印度的飞机老摔,坐飞机太危险了,但是印度人也有一个飞天梦啊,所以就在陆地上用摩托车来实现了。。。
这里还有视频,敬请欣赏。
,时长00:38
哦对了,这场阅兵因为是75周年,比较重要。
而法国呢,又是印度这些年来的军事合作伙伴。
说白了,就是每年印度都要从法国购买大量的武器装备,所以,印度自然要好好拍法国的马屁。
于是,23年的这一次大阅兵,莫迪还邀请了马克龙。
所以,为了表示对印度的感谢,礼尚往来嘛,所以在同年的法国国庆日上,法国不光邀请莫迪过来,还让印度的三军仪仗队在凯旋门面前,好好的走了一回秀。
下面请欣赏他们,180度甩手的经典名场面。
夜深了,看完可千万别笑出声啊。
说真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印度虽然军工拉胯,自己造不出来,所以每年都要从国外采购大量的武器装备,飞机,坦克,自行火炮,防控系统,全都是进口的。
全部都是欧美列强卖给印度的。
可是有用吗?
该摔飞机还是摔飞机,该被巴基斯坦击落,还是被击落。
你说难道这仅仅是武器装备的问题吗?
装备方面可能是有一点小小的劣势,可最大的问题是人,是人啊。
洋务运动之后,清朝军队的武器装备同样也很先进,可是结果如何呢?
还不是被八国联军给打的落花流水。
可别小看了纪律这两个字。
真正的战斗力永远藏在纪律的基因里。
平时多流一滴汗,战时少流一滴血。
今天在红场多踢准一厘米,明天在战场就能多守住一寸土。
这是我们人民军队在战火硝烟凝练的制胜密码,也是新时代钢铁之师向世界亮出的最硬核名片。
这才是真正的不可战胜。
而这一点,印度,永远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