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燃竹君,恳请“关注”,共谈历史风云
鉴于印度这几天空军展现出来的战力,估计很多人都陷入了怀疑,他们的空军战力,为何走到了今天这般地步?
这背后到底有何隐情?
我在翻阅关于印度空军历史的相关资料时,有一家公司的名字,始终有意无意地出现在我的视野中。
所以抱着好奇心,我便查了点滴关于这家公司的资料。
当我看清了这家公司部分故事后,仿佛关于印度空军近期的表现,就清晰了起来。
这家公司名叫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要说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二战的时候,可谓鼎鼎大名。
它的开创者,是有着印度现代工业之父之称的沃尔昌德·希拉昌德。
这个人出生于印度的商人家庭。
所以他的人生一开始就跟其他的印度普通人有所区别,通过家族的财富,他获得了大量的创业资金,赚了不少钱。
不过这个人对于自己的国家,还是有几分气节的,看到自己的国家积贫积弱,他果断放弃了一味赚钱享受的念头。
和我们近代的很多实业家一样,他选择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源于商人家庭优秀基因,他有一个很高商业天赋的大脑,生意的成功,为他赢得了相当大的国内影响力,以至于引得了当时印度政府的注意。
那时候二战爆发,印度属于同盟国的一方,沃尔昌德·希拉昌德在印度国王的支持下,创建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创建之后,很快便成为印度属地为盟军制造和修缮飞机的关键基地。
时间来到二战之后,因为资金和国内环境的变化,导致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被国有化。
然而,恰恰因为转变成了一家印度国有化的公司,彻底改变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命运。
以当时印度的国情,以这家公司的技术积累,是印度首屈一指的飞机制造公司。
所以,印度空军的大部分希望和远景,都压在了它身上。
不出意外,印度空军的大部分订单,都交给了这家公司,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不出意外地走向垄断。
垄断源于印度一直对于它寄予厚望,但可惜的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一直走到今天,营收和利润一直不少。
但付出和收获,却往往不成正比。
起初,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做得还是不错的,但长期的垄断地位(当然也源于公司的组织结构和体系僵化),也让其成长变得缓慢起来。
即便之前有关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挪用资金的消息,印度空军对于它的信任,始终有增无减。
在印度国内,自己凑合一下可以,但如果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名声传到了国外,那么问题就大了。
印度空军为了自己的发展,一直有意无意赏赐订单,大部分订单都是通过印度航空公司参与国际合作实现的。
印度空军的愿望很美好,但现实总没有预想中的美好。
本来以为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拿到订单后,便可以为空军大战储备技术和人才。
但问题是,订单拿到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却很难消化国外的技术。
曾几何时,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想拿到法国的阵风生产线和美国的某款运输机的生产线。
印度想要,但人家也得给啊!
据说,对方拒绝了,给出的理由,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强,反正就是指责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生产和维修当中,存在诸如操作不当或者质量问题。
估计他们也是害怕,如果把生产线转移到印度,弄不好把自己飞机的名声给毁了。
印度空军一直想实现自力更生,但问题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如果无法拿到国外的生产线,又如何培养人才,进行逆向分析学习技术。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年印度斯坦航空公司难道就没想过?多储备一点人才吗?多储备一些技术吗?
我猜它是想过的,但问题是,它是一个家大业大的印度国有公司。
如果把上面的问题抛给它,它只能回答一声,“臣妾做不到。”
你以为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不想把质量提上来,以免别人说自己的闲话吗?
他们想啊,但问题是,哪怕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想要做好,也得它下游的生产商配合啊!
他们配合不了,因为这些年优质的产业配套真心没有做起来,所以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也是有心无力。
当然这也怪不得谁,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建立,已经70多年了。
如果他们有巴基斯坦空军学院的毅力和魄力,恐怕再怎么折腾,70多年的时间,也能折腾点成绩出来。
毕竟它在印度军用飞机的生产上,一直是一家独大,印度国内已经是特别照顾了。
所以,这里还要提到一个问题,如今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能留住人才吗?
话说回来,在留住人才的问题上,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处境并不好。
不说别的,就说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工程师的薪资,跟其他航空公司相比,可能就稍微差了一些。
有传言,因为工资一直不涨,工会还提过意见。
待遇不好,其他航空公司自然要挖墙脚。
人都是趋利性的,如果拿不到自己想要的,自然另谋高就,这便导致印度斯坦航空现在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会更加稀缺。
印度之前高调宣布研制的光辉战机,明面上说是产能不足,导致光辉战机迟迟无法交付,其实产能不足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人才不够。
如果人才流失的情况无法遏制,印度空军举国系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发展策略,恐怕还有更大的风险。
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船大了难掉头,说的就是,一个曾经的庞然大物,失去活力时的窘境。
如今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是一艘行驶了70多年的超级大船,甚至有些部位已经开始腐朽,需要修缮。
但是,以它在印度空军发展中的地位,随便动一动刀,恐怕都是地震级别的影响吧!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掉不了头不可怕,最可怕是他拖着印度空军掉不了头,拉着对方越陷越深。
当然,中国也有另一句古话,“向死而生。”
有些人只有被逼入死地之后,才知道求生。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该如何走,有时局外人比局内人,看得更明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