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由广州市增城区医学会主办、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承办的“增城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系列培训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专科建设学习班暨2025年广州市增城区医学会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顺利召开。会上除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还宣布启动乙肝临床治愈门诊。



【会议现场】

乙肝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长期以来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郭建军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推进肝病防治工作,积极探索乙肝临床治愈的新路径,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郭建军副院长致辞】

“今天,我们启动乙肝临床治愈门诊,不仅是医院在肝病领域的一次重要探索,更是响应国家卫生健康战略、推动乙肝防治工作迈上新台阶的具体行动。”郭建军副院长强调,我们将整合多学科资源,汇聚顶尖专家力量,为乙肝患者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帮助他们实现临床治愈的目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姚叶萍教授】

在学术分享环节,专家们带来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姚叶萍教授在报告中介绍,我国约有75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尽管流行率呈下降趋势,但每年仍有近100万新发病例。数据显示,我国肝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居国内所有癌症前列,而92%的肝癌由乙肝病毒感染引发。

如何遏制肝癌发生成为医患关注的焦点。“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可显著降低肝癌发生。”姚叶萍教授介绍说,研究表明,未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5年肝癌发生率为14.9%,而达到临床治愈后,这一比例约降至1%,凸显乙肝临床治愈对肝癌防控的重要意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关玉娟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关玉娟教授紧扣最新版慢乙肝防治指南,带来主题报告。据介绍,我国乙肝防治指南不断更新,最新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对于部分适合条件的慢性乙肝患者,应追求临床治愈。

那么,我国目前乙肝临床治愈研究进展如何?治愈率高吗?关玉娟教授介绍说,对于各类慢乙肝人群临床治愈的研究探索正在不断深入。多项研究已证实优势人群采用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的临床治愈率可达30%以上。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赖思敏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赖思敏教授聚焦乙肝防控的源头环节,强调扩大乙肝筛查范围、实现“应治尽治”对于消除乙肝公共卫生危害的重要性。赖思敏教授在发言中表示,最新的《指南》建议,在不涉及入托、入学和入职的健康体检或就医时,应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筛查。

“我国乙肝治疗率仍未达到理想水平,乙肝诊断率从20%提高至25%,但治疗率并未变化,仍约15%。”赖思敏教授介绍说,新版《指南》建议对于血清乙肝病毒DNA阳性者,无论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低,只要有乙肝肝硬化家族史或肝癌家族史、年龄>30岁、肝脏存在明显炎症或纤维化、有乙肝病毒相关肝外表现,符合以上情况之一均建议抗病毒治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吴启文教授】

会议尾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吴启文教授对大会进行全面总结,并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更规范的诊疗、更精准的服务、更紧密的协作,为实现“2030消除肝炎”目标贡献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