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这个名字,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她是个残疾人作家,坐在轮椅上几十年,却靠着自学成了才,写书、翻译、当官,还推动了残疾人事业。她的故事在上世纪80年代被宣传得家喻户晓,有人叫她“新雷锋”,有人说她是“当代保尔”。可到了网络时代,她的形象却两极分化。有人传她得了十几种癌症却越活越年轻,有人骂她是骗子,质疑她残疾的真实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出生在山东文登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妈都是文化人,家里书多,她从小就爱看书。可惜好日子没过几年,1960年,五岁的她因为一次意外得了脊髓血管瘤。这病挺少见,长在脊髓上的肿瘤把神经压坏了,她做了三次手术,摘了六块脊椎板,最后胸部以下全瘫了,从此只能坐轮椅。

瘫了之后,她没法正常上学,但她没放弃。她在家自学,从拼音、算术到语文、数学,再到外语、医学,全靠自己啃书。她妈给她讲过海伦·凯勒的故事,她就憋着一股劲儿,要跟海伦一样活出个样子。70年代初,她15岁时随父母下放到山东莘县一个村子。那地方条件差,路都是土的,她坐轮椅都费劲。可她不光没抱怨,还干了不少事:教村里小孩唱歌、读书,还自学针灸给人看病。她买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这些书,晚上点煤油灯看,甚至拿自己当小白鼠试针灸。几年下来,她治好了上万村民,村里人都挺感激她。



1981年,她的事迹被当地报纸报道,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了篇《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她一下成了全国名人。那年她还出了自传小说《轮椅上的梦》,书里讲她怎么跟命运较劲,看哭了不少人。她被捧成励志典型,官方给她贴了好多标签:“八十年代新雷锋”“当代保尔”,全国青年都被号召向她学习。



后来,她干的事更大了。2008年当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2013年拿了英国约克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2016年还带队去里约残奥会当中国代表团团长。2023年,她卸了残联主席的职务,但还在全国政协和康复国际当官,继续为残疾人说话。现在她快70岁了,头发白了,但精神头还挺足。



张海迪的名气大了,争议也跟着来了。特に网络时代,各种说法满天飞。最离谱的一个传言是:她得了十几种癌症,却越活越年轻,活得比正常人都精神。这话听着就玄乎,咱们得查查事实。



张海迪确实得过病,但不是什么“十几种癌症”。1991年,她在上海中山医院查出得了基底细胞癌。这是一种皮肤癌,挺常见的,长在脸上或手上,恶性不算高。她做了手术,切了病灶,之后恢复得不错,没复发,也没得过其他癌症。她自己后来接受采访还调侃过“要是我真得了十几种病,还能活到现在?”



那“十几种癌症”的说法哪来的?大概率是网络谣言夸大了。她得过一次皮肤癌是真,但有人把这事添油加醋,传成她身患重病却奇迹生还,再加上她几十年来精神状态不错,就有了“癌症无数还越活越年轻”的说法。网上还有人说她“容光焕发”“返老还童”,这就更扯了。她快70岁的人了,照片上看脸有皱纹,头发花白,哪来的年轻化?她身体还行,主要是意志力强,生活态度好,跟什么“返老还童”没半毛钱关系。



张海迪能活到现在,还能干这么多事,确实挺让人佩服的。她瘫痪几十年,按理说身体该很虚弱,可她硬是靠毅力撑住了。她平时注重保养,心态也乐观,这种状态可能让人觉得她“比实际年龄精神”。但说她“越活越年轻”,纯属没根据的夸张。医学上,高位截瘫的人只要护理得好,避免感染和并发症,长寿不是不可能。她没啥神奇秘诀,就是活得积极,加上医疗条件进步,活到70岁真不奇怪。



张海迪的事迹励志归励志,但网上骂她的人也不少。有人说她残疾是假的,有人觉得她被吹得太神,还有人直接喊她“骗子”。这些质疑咋来的?咱们一条条分析。



最常见的质疑是她瘫痪的真实性。网上流传一张照片,她坐在轮椅上,双腿交叉,像“跷二郎腿”。有人就炸了:“高位截瘫还能这样坐?骗谁呢?”这事吵得挺凶,但其实有解释。她自己说过,因为长期坐轮椅,脊柱侧弯严重,不跷腿身体会往前倒,这种姿势是强迫自己保持平衡。医学上,高位截瘫不等于腿完全不能动,残余肌肉或外力帮忙,能摆出点姿势。她不是装瘫,照片只是被误读了。



还有人拿她开车说事。2008年,她考了C5驾照,还推动了残疾人开车政策。公开场合她开过改装车,有人就怀疑:“瘫痪的人咋开车?吹牛吧!”其实她开的车是手控的,油门刹车全靠手操作。她练这技术时,手都酸到抬不起来,硬是咬牙学会了。这事不光是真的,还挺牛的,可网上有人不信,觉得残疾人不可能做到。



张海迪火起来,跟80年代的宣传分不开。那时候媒体把她捧得太高,说她自学成才、治病救人、乐观无敌,形象完美得像圣人。可人无完人,这种“神化”让后来的人觉得不真实。网络时代,大家更喜欢挑刺,有人觉得她的事迹被夸大了。比如她治上万村民的事,有人算账:“几年治上万人,平均一天得看多少人?可能吗?”其实这数字可能是统计口径问题,或者包含她教别人针灸间接治的人,但宣传没讲清楚,就让人觉得水分大。

再加上她当官后,身份从“民间励志人物”变成了“体制内代表”,有人就反感了。觉得她是官方推出来的“工具人”,事迹可能是编的。这种情绪一上来,啥都能被拿来质疑。





网上骂她“骗子”的,还有一部分是谣言和情绪驱动。比如“十几种癌症”的传言,有人信了,就觉得她骗了大家的同情。还有人翻她老采访视频,说她笑太多,“不像残疾人该有的样子”。这话挺离谱,残疾人就得整天哭丧着脸吗?她乐观点咋了?但这种批评一多,标题党再一带节奏,“张海迪是骗子”就传开了。

她基本不回应这些骂声,可能是觉得没必要,也可能是懒得搭理。可她不吭声,谣言反而更疯长。有人支持她,说质疑的人没证据,全是情绪化喷子;有人反驳,说她不出面澄清就是心虚。吵来吵去,真相没几个人关心了。



不管网上咋吵,张海迪没停下自己的事。她后来干了不少大事,证明她不是光靠宣传活着。



2002年,她写了长篇小说《绝顶》,算是她文学创作的高峰。2013年,英国约克大学给了她荣誉博士学位,表彰她在文学和残疾人事业上的贡献。2016年,她当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队拿了不少奖,她也露了把脸。2023年,她卸了中国残联主席的职,但还在全国政协和康复国际干活,影响力不小。



她现在快70岁了,身体肯定不如年轻时,但还能做事,精神状态挺好。她说过:“残疾让我失去一些,但也给了我坚持的理由。”这话不煽情,挺实在。她的事迹确实激励了不少人,尤其是残疾人群体,觉得她是活生生的例子,证明人能跟命运死磕。



张海迪的故事为啥老有争议?说白了,有几点原因。

第一,信息不对称。她火的时候是80年代,那会儿没网络,信息全靠报纸电视,大家听啥信啥。现在不一样了,网上随便一搜,碎片化的东西太多,真假掺一块儿。她的事迹细节没全公开过,有些地方模糊,就容易让人猜。



第二,时代变了。80年代大家爱看励志故事,觉得苦难加努力是美德。现在的人更现实,看到完美形象就怀疑,不爱信“高大全”那一套。她被宣传得太神,天然容易挨怼。



第三,网络放大效应。一张照片、一句话,配个耸动标题,就能炒成大事。她不爱解释,别人就随便编,最后谣言满天飞,真相没人管了。



张海迪这辈子,确实不容易。五岁瘫痪,靠自学混出头,还干了不少实事。她得过一次皮肤癌,治好了,没啥“十几种癌症”的奇迹。她活到现在,靠的是意志力和乐观,不是啥玄学“越活越年轻”。网上骂她“骗子”的,多半是误解加谣言,她残疾是真的,开车是真的,治人也是真的。当然,她被宣传得有点神化,细节不清的地方也给了质疑空间。

她是励志典型吗?对很多人来说是的,尤其是老一辈和残疾人群体。她是骗子吗?没证据,全是网上瞎传。你咋看她,取决于你信啥。她的人生没那么夸张,但也真没那么假。网络时代,真相不好找,但她几十年坐轮椅干的事,总比键盘侠喷的几句话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